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少年“大是小非”现象提醒我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7:3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根生

  ■青少年明“大是”,令人欣慰。明大是大非,做人做事才有准则。但“小非”问题,又令人担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是”往往得从小处做起。小处做不好,“大是”

很难落到实处。

  《中国青年报》以很大篇幅,对南京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作了详细报道。共青团南京市委和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调查显示:91%的南京青少年表示,看到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升起时会感到骄傲自豪;91%的人表示,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会主动让座;77%的人表示,在职场竞争中不会因利益而背叛朋友。但83%的人闯过红灯,21%的人认为这是小事,谈不上违法;54%的人只是有时帮父母做家务事,10%的人是“从来不做”……

  报道说:从上述调查可看出,南京青少年荣辱观呈现出“大是小非”状态。对爱国主义、服务人民等“大”问题,南京青少年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在闯红灯、做家务等“小”问题上,部分南京青少年认识模糊。

  青少年明“大是”,令人欣慰。明大是大非,做人做事才有准则。但“小非”问题,又令人担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是”往往得从小处做起。小处做不好,“大是”很难落到实处。“小非”实在不是小事情。

  青少年荣辱观“大是小非”状态提醒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重“大义”但不能轻“小节”。在青少年德育问题上,我们似乎更多关注崇高理想和高尚品质,却常常忽视了种种“小节”。这种偏向很容易使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实际,其表现就是眼高手低,知行不一。这在此次南京青少年思想道德情况调查中已有明显反映。

  有媒体介绍,在英国,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为:能认知自己的兴趣、需求,能理解他人的兴趣、需求;对行为负责,不伤害他人和动物;遵守校纪,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秩序;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所当为,从我做起,等等。这些内容,“小而实”,很容易接受和践行,对我们不无借鉴意义。正确荣辱观得由具体事情来体现,在道德规范中那些“小节”,便是一件件具体事。从具体事抓起,才能有实效。

  青少年荣辱观“大是小非”状态还提醒我们,不能只重视精英教育,忽视了平凡教育。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几乎都是渴望孩子将来成大器、做栋梁,而很少告诉孩子,做个普通劳动者也光荣。甚至连舆论也在有意无意地贬损普通劳动者。有位北大毕业生一度卖肉为生,我们马上说他“沦为屠夫了”;有位清华毕业生一度靠给人搬货物为生,我们又说“清华骄子沦为搬运工”;有位退役女举重冠军当了搓澡工,我们则大谈“怎样避免这种悲剧”。大家都觉得当普通劳动者“没出息”,又怎能怪青少年对做家务等体力劳动不感兴趣?

  我们当然希望更多青少年将来能成栋梁之材,但普通劳动者总是社会大多数。只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懈追求,在平凡岗位上照样能干出不平凡业绩。大学生也好,退役运动员也好,从社会底层干起,凭劳动吃饭,属正常现象,并不丢人,这同样是在实践“以辛勤劳动为荣”。解决青少年荣辱观中“大是小非”问题,很需要给平凡教育更多空间。

  昨天消息,南京“郭师傅擦鞋店”郭兆松师傅新收了一名大学毕业生为徒弟。这位大学毕业生说:“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是非常光荣的。”这种创业精神和荣辱观,应该弘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