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状元村”三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9:57 贵州都市报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只有2000多人口的贵州黔西县农场村,先后走出近500名大中专学生,其中不乏硕士生。这个“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的“状元村”,至今乡亲们依旧贫困,种的粮食只够吃半年,靠种地年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至今有一半以上的人仍住着茅草屋(据4月12日《贵州都市报》)。

  贫穷的“状元村”,折射着教育之痛。

  一是“厌农教育”之痛。农场村人均只有几分地。村民格外重视子女教育,希望子女们能够通过高考升学这条路,实现鲤鱼跳龙门;孩子们整天接受的,也是如何脱离农场村这样的贫穷环境,完成由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变。这种“厌农教育”的结果,就是一个个“状元”走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村民并不能从发达的教育中受益。

  二是教育高收费之痛。农场村的贫穷与教育高收费有直接关系。在农场村,有不少孩子靠去小煤窑挖煤挣学费。目前全村有600多名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人是为了挣钱供弟妹或子女读书。有的人家为了供子女上学不惜借高利贷读书,还贷时间竟然长达近20年。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怎能脱贫致富呢?

  三是教育结构失衡之痛。在农场村,村民们热衷的是能够让孩子们远走高飞的普通教育。其实,发展地方经济,最需要的,还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大量有本事、会致富、留得住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才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熟悉农村情况,且有现代化知识的各种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应这个需求,那么,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将会艰难而缓慢。作者:丁仁能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