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冻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0:01 红网-三湘都市报

  

“冻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

  入藏前在西宁宾馆留影。

  

“冻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

  张宝书和《桩工战报》。文/本报记者 朱珊 图/本报记者王小华

  天路•人物

  28年前,他从家乡辽宁抚顺南迁扎根于湖南;

  21年前,他为青藏铁路西段打下第一批试验桩基;

  21年前,他一手操办了青藏铁路建设设备考察桩工机械试验组的第一份油印手抄小报《桩工战报》;

  今天,68岁的张宝书告诉记者,他余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坐着火车再上青藏高原,去看一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仲秋佳节居高原,饮酒解愁心里寒,举头望见月儿圆,自饮自尽少半边。尔东吾西情相连,奋战半年才相见,身在高原心在汉,凯旋回去得团圆。”——张宝书

  4月14日,在长沙河西的中联科技园职工宿舍,记者见到了这位曾为青藏铁路西段(格尔木—拉萨)打下第一批试验桩基的老人——张宝书。老人的简历看上去很简单:1959年,21岁的张宝书考入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师从于我国著名力学家钱令希教授。毕业后,张宝书进入一机部建筑机械研究所,也就是今天的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重科的最大控股方)。这是一位很严谨的老人,当记者问到“听说是您打下了第一根试验桩基”时,他当即纠正:“当时我们桩工组一共有4位,加上随行的浦沅工程机械厂2位机械师,一共是6个人,只能说是我打下的第一批试验桩基,至于是不是第一根,那就谁也记不清楚了……”就这样,在攀升至世界屋脊的青藏线西段的起点,张宝书和他的同事钻出了第一排窟窿。

  “打桩基的地方就是风火山”

  1975年9月15日,青藏铁路建设设备考察桩工机械试验组到达格尔木。稍事休整之后,他们按照勘探线路着手进行打桩试验。“我们坐卡车从格尔木往南走了一天,到达一个无人区,当时那个地方还没有名字……”直到10年之后,张宝书翻阅资料才知道,当年自己打下桩基的地方就是现在鼎鼎大名的“风火山”。

  按照张宝书的解释,“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就像砌房子一样,因为下面的冻土非常坚硬,路基根本就无法在冻土上直接稳定,要想把铁路的路基稳固下来,就必须用桩基把路基悬起来。”随后的4个月时间里,张宝书与他的同事们一起翻日月山、穿盐湖、露宿风火山,研究验证自行开发的钻孔机能否适应高原地区缺氧、低温、低气压以及狂风给施工机械带来的科学难题。最终,通过试验样机考核,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开发的长螺旋钻孔机结构合理,能满足强度要求;钻头坚韧,能满足冻土的要求;输出功率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选作青藏高原施工机械。

  “冻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

  张宝书回忆说,当年最大的困难不是如何钻孔,而是如何把十几二十米高的钻孔机立起来——没有任何辅助的机械工具,只能全部靠人力。由于当地没有通电,试验组只能带发电机上去利用汽油发电,可高原缺氧,汽油不能充分燃烧,要让发动机运转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大家的耐心。风火山位于唐古拉山脉中段,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稀薄,是无人区,风云多变,每天下午3点以后就是朔风怒吼,飞砂走石。张宝书说:“当时大家都像大病初愈一样,头重脚轻,走路无力……”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沸点降低,水在80摄氏度就开锅,因此他们都是用高压锅煮饭、煮菜。

  “我们每个人都抱着一定要完成试验任务的坚定决心与神圣使命感,冻土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风再大也吹不垮我们的决心。我们应是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出色完成试验任务。”这是张宝书当年日记中的一段话。

  最难忘油印手抄报

  采访过程中,张宝书老人翻出一份发黄了的油印手抄小报《桩工战报》,这被他看成是在青藏线工作期间最引以自豪的东西。1975年9月,他办出了桩工机械试验组的第一份油印手抄小报《桩工战报》,写稿、编版、抄写蜡版、油印、发送……几乎所有过程都由他一个人完成。每次的《桩工战报》,不仅可以送到工地同事的手中,还可以通过单位联络人员送到远在后方的家属手中。“当年不比现在,在我们工作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通讯工具,《桩工战报》就成了我们与亲人唯一的联系渠道。”对于这份“兼职”,张宝书是这样理解的。当年的一个夜晚,张宝书在工地上写下了一首诗——《仲秋》:

  “仲秋佳节居高原,饮酒解愁心里寒,举头望见月儿圆,自饮自尽少半边。尔东吾西情相连,奋战半年才相见,身在高原心在汉,凯旋回去得团圆。”让记者惊讶的是,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人,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不是那些苦难,而是有一次不小心把已经完工的《桩工战报》蜡纸弄丢了。“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回忆,毕竟,当年这样一份手抄小报,可是好多家庭的期待啊……”张宝书说。

  希望能坐火车上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而今贯通了,张宝书老人显得非常激动,“我们终于没让外国人小瞧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没有跨不过的河流,没有翻不过的山川。这条铁路的贯通,是我们几代人承前继后、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老人膝下仅有一子,目前也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工作,但儿子从来没有上过青藏线,这被张宝书看成是一种遗憾。得知本报推出“触摸青藏线”报庆11周年特别企划时,老人紧紧握住记者的手:“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机会再上青藏高原看一看,坐着当年自己打下试验桩基的青藏铁路火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