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民道德:少一些挑战,多一些引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0:06 红网

  目前,中国的公民道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能不能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如在现实中,拾金不昧者有多少?不贪小便宜者又有多少?这是一个拷问公民社会良知的问题。《中国青年报》4月15日,报道了南开大学三批“图书漂移”在一周内全部失踪,漂移得不知去向。“象牙塔”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公共道德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公民乎!

  据报道,南开大学举办的这场“图书漂移”活动,旨在提倡一种公共意识,书友们

的想法是,既然自己用不着了,不如将其捐出来,与大家分享,于是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校园内的公园、茶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其他人“偶遇”到自己感兴起的图书,阅读完毕,再按照书上附带的标签要求,将其送回原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短短一周内,140本贴有“图书漂移”标签的图书,全部不翼而飞,不知所踪。

  在漂移活动开始前,举办者就特地发放了宣传单,“挑战大学生”几个字被印在最醒目的位置。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图书能不能回到原处,会不会被无端地损坏?我们想以此来挑战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但是,很明显,这次的挑战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是经不起挑战的。

  在现实中,不单只是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经不起挑战,其实,社会各界公民的公共道德意识也经不起挑战与诱惑。如前几年有地方在一些公众场所存放雨伞,本来是为了方便公民在外出遇到下雨时使用,希望使用者在用完以后,能够送回到原处,当然也是对公民公共意识的挑战,结果大多数这样的“爱心雨伞”都是“肉包子的狗——有去无回”,令爱心遭遇冰霜。遭到命运的,不只是“爱心雨伞”、“图书漂移”,放在公共场所的物品,有时在看管不严时,也会遭遇偷窃,如城市放在公园里、马路边的鲜花,也会被人偷走等。在目前,只要一放松对公民的道德监督,公民心底里的私欲就会膨胀,就会放大,只要有机会,就会表现。既然公民的公共道德脆弱到如此低的地步,又哪里经得起挑战呢?

  我以为,挑战公民道德,其实在目前,是不符合当前中国公民的道德水准实际的。就如,在取消了强制婚检以后,虽然国家免费给公民进行婚检,但是公民仍然不愿意自觉积极地进行婚检一样,这其实也是对公民的社会公德的挑战,因此仓促地取消婚检,是制定法律随意性的反映,没有经过深入地思考和调查研究,其后果当然会很严重——婚检比例极低,导致婴儿中患先天性疾病者人数增多,既挑战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有可能再次成为“东亚病夫”,也是对公民与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大学生是如此,一般公民是如此,那么领导干部呢?他们的社会公德是不是要高一些呢?未必!如有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购买假发票报销等,又哪里经得起挑战呢?大学教授甚至一些知名教授,也剽窃他人论文,哪里又讲公德呢?又怎么经得起挑战呢?

  公民的道德既然经不起挑战,那么目前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只能是对公民道德进行引导。因此,只有少做一些挑战的事,多做一些引导的事,才能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挑战是无谓的,也是无聊的,多做一些实事吧。

稿源:红网 作者:朱忠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