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筑牢大学生道德支柱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3:17 舜网-济南日报 |
马兆明 近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成为理论界学习研讨的热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的概括非常精辟,寓意深刻。既着眼于中国发 展的全局,又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继承中彰显了时代精神,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志士仁人为国捐躯,为民族死而后已,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又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所特有的道德元素,彰显了时代精神。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的每一次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次伟大成就;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正是拥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标尺,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价值观是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塑造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八荣八耻”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处事。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这是党中央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实施意见后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如果说前者是政策性、导向性的,后者则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大学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应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学科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加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教育,使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青年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氛围,教学、管理、后勤齐抓共管,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合力。第五,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年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成为青年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使新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