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职教低成本就读“头班车”有望9月开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9:27 南方日报

  职教低成本就读“头班车”有望9月开行

  ——本报记者专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

  尽管大部分人早已意识到“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但为什么这块蛋糕还是难以做大做强?到2010年实现174万名在校生规模的目标、“技工荒”等问题的解决又能

不能在“十一五”得以实现?昨天,记者带着问题专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他透露,为扶持广东职业教育,我省将从9月份开始,逐步实行学生低成本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计划。

  历史

  职业教育存在三对矛盾

  记者(下简称“记”):中职教育功能性强,不仅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大量高素质专业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架起后义务教育阶段的“立交桥”,还能解决贫困家庭的出路问题。这样一块一举三得的阵地,为什么会出现难以做大做强的困局?

  李小鲁(下简称“李”):这个困局具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对主要矛盾。

  一是高成本与低支付的矛盾。由于教学用具、专业人才聘用的开支高居不下,使得普通老百姓就读中职的成本仍然高企,但目前职业教育恰恰是多数贫困山区家庭的选择。

  二是职业教育的高投入需求与政府资金投入无法以职教为中心的矛盾。职业教育属于高成本的教育类别,但目前还未成为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重点。

  三是职业发展与机制不配套的矛盾。职业学校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状况,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种种现实和政策的滞后,使中职教育改革难以开展。

  记:但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生源的压力才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

  李:除了资金、政策外,生源确实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中职为例,目前大部分初中生不愿意就读中职。当中的原因,一部分是家庭贫困的学生难以支付继续学习的费用;一部分学生学科知识不扎实,把读中职看成畏途。

  但更大的因素是在于家长们戴着有色眼镜看职业教育,宁愿让考不上高中的孩子过早地进入社会,也不愿意他们读中职或技工学校。

  突破

  政府牵头破冰

  记:就业、分配、人事等制度以及人才市场的发展成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单靠教育部门一力而为吧?

  李:这关乎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投入,需要由政府牵起头来,依靠各部门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才能慢慢把职业教育的健康体系打造起来。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广东省委、省政府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倾注关心和支持。最近一个月内,张德江书记就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我们广东要以培养人才、解决就业为目的,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

  同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简称“《决定》”)及其《实施办法》将在6月初出台,一系列政策、资金投入的利好消息正在酝酿,一个由政府牵头的职业教育发展“破冰之旅”正在起航。

  希望

  低成本就读有望从9月开始

  记:能具体说一下“破冰之旅”的“路线”吗?

  李:《决定》还没最后出台,不好说(笑),但肯定是抓住了目前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矛盾和关键问题。

  记:那省教育厅在参与起草这份《决定》时,有没有提什么建议?

  李:从教育这个层面来说,我们主要提出了六个方面:一是推动学校办学理念;二是大幅度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三是着重解决职业教育区域均衡问题;四是加大骨干专业、示范性学校的建设;五是提出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对办得好的地方、学校表彰及加大扶持力度;六是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记:虽然《决定》还没有下来,但据我们了解,省教育厅近期也有一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能具体谈一下吗?

  李:(笑)今年我们计划推行三个措施:

  一是,实行中职学校统一收费制,建立以学校规模和招生人数直接挂钩的拨款方式,提高经费使用率,加大中职学校经费自主权,实行收支两条线弹性管理制度。

  二是,在政策补给中,除了继续监督和制止招生过程中出现地方封锁及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外,我们还将继续营造公平招生环境,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对实现扩大招生的学校给予财政支持和奖励等。同时,示范性职业学校标准也将在近期制定出台。

  三是,准备启动经济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以及贫困学生工学交替的项目,减轻弱势群体就读职业学校的负担,逐步实现低成本就读。这项工作现已在筹划中,初步预计今年9月份入学的学生就能赶上“头班车”。

  本报记者谢苗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