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至死不忘"苏格兰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0:4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斯帕克荣誉榜

  “斯帕克是苏格兰以及英国文化界的一座丰碑”。———“苏格兰艺术协会”的文学部负责人

  1967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1993年被女王册封为女爵士

  1997年获得“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2004年“苏格兰艺术协会”以她的名字设立一项奖学金

  备注:“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设立于1993年,旨在表彰“依然健在的英文作家的终身成就”,每两年评选一次,是英国文学界声誉极高且奖金不菲的一项重要奖项,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

  (专题文字/高延晶)

  穆里尔·斯帕克被誉为二战后英语世界最杰出的作家、英国当代最具声望的小说家,曾因在文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被英女王册封为女爵士;她一生共完成20多部小说,其代表作《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曾在上世纪60年代轰动一时,并被搬上百老汇舞台以及好莱坞的大银幕,获得多项奥斯卡奖。

  上周,88岁的穆里尔·斯帕克在意大利风景如画的托斯卡纳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程。

  本报综合报道穆里尔·斯帕克被誉为二战后英语世界最杰出的作家,她晚年一直生活在意大利。4月13日,斯帕克在风景如画的托斯卡纳告别人世。历史名城佛罗伦萨是托斯坎纳地区最大的城市,这位著名女作家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程是在佛罗伦萨的一家医院里度过的。

  斯帕克的葬礼于上周末举行,地点是她曾经生活了30多年的齐亚纳村。

  斯帕克一生漂泊,但她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苏格兰身份,“苏格兰味道”也一直是她作品的独特风格之一,她到临死前也没有改变她那浓重的苏格兰口音。

  晚年隐居友谊相伴

  上世纪60年代她离开伦敦,在纽约短期居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她离开这个混乱的大都市,到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托斯坎纳过上了隐居生活。

  在罗马,斯帕克遇上了画家潘尼罗普·贾尔迪,后者后来成为她的秘书和生活伴侣。这两个女人一同旅行,也一同生活。两人的友谊维持了数十年。当有人问斯帕克,为什么两个老年女人能够这么投缘,斯帕克回答,她们的关系是一种“旧式的友谊”。

  贾尔迪在托斯坎纳的齐亚纳村买了一座废弃的中世纪教堂,维修后二人定居于此。在这里,斯帕克继续她的写作,而所有的对外联络都由贾尔迪负责。斯帕克每天都用一支老式钢笔把稿子写在纸上,而贾尔迪则帮她打印成文稿传给出版社。有记者曾问斯帕克,她在这个家里有什么“贡献”,她回答说,她每天自己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为贾尔迪准备早茶,还常常带贾尔迪出去吃饭。

  39岁写出第一部小说

  “人们说我的小说太残忍,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只是如实地记录而已。我并非毫无感情,在我的小说中也有道德判断,有一些事情比死亡更加重要。”

  本报综合报道1918年2月1日,斯帕克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斯帕克原名穆里尔·莎拉·坎博格,她的父亲叫博纳德·坎博格,是一位犹太裔的工程师。

  从5岁起,斯帕克就进入詹姆斯·吉莱斯皮女子学校受教育,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光。斯帕克文学生涯中创造的最重要的人物“琼·布罗迪小姐”就是以该高中的女教师为原型的。

  19岁那年,她获得了“斯帕克”这个姓氏,因为在这一年她嫁给了比他大13岁的西德尼·斯帕克。这是一段不幸的婚姻。她丈夫是一名教师,婚后斯帕克即随丈夫前往非洲的津巴布韦工作。

  斯帕克的丈夫有精神疾病,并有暴力倾向。在非洲经历了7年的痛苦生活,斯帕克选择离婚。这段婚姻留给斯帕克一个儿子———罗宾,这也是斯帕克一生中唯一的孩子。

  离婚后斯帕克一直希望返回英国,但二战阻断了她的归程。直到1944年,她才有机会回国,但6岁的儿子只能暂时留给非洲的英国修女照顾。

  回到伦敦后,斯帕克在外交部找到了一份工作。战后斯帕克开始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不久之后她成为一份诗歌刊物的编辑。斯帕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诗歌,从此渐渐走入文坛。

  斯帕克的父亲是苏格兰的犹太人,而母亲则是英国国教圣公会的虔诚教徒,但对斯帕克一生影响最大的却是天主教。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出版社编辑的斯帕克偶尔也编辑一些学术著作,在此期间她接触到红衣主教纽曼的天主教作品。斯帕克后来称,是纽曼的作品促使她慢慢接近了天主教。

  1954年,36岁的斯帕克正式改宗,信了天主教,对宗教的热诚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此后她投身于文学界,用时而恐怖、时而幽默的笔调描述了一个荒谬的世界。

  挨饿经历写进作品

  1957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慰》出版,小说的核心内容就是宗教与幻觉。战后刚刚在伦敦定居的时候,斯帕克曾经历过一段食物匮乏的贫困日子,挨饿的时候她常常精神恍惚,《安慰》就是那段日子的缩影。

  在斯帕克后来的作品中,宗教的影子无处不在。《死的象征》中那只“看不见但无情的手”,《黑色圣母像》中伪善的主人公,都充满了宗教意味。

  主人公总是“残酷地死去”

  斯帕克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她的第一部小说完成的时候,她已经39岁了。此后她创作了一系列关注小人物的小说。在她的作品中,暴力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不少人批评斯帕克的作品太冷酷,她总是让作品里的主人公残酷地死去。斯帕克生前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解释说,“人们说我的小说太残忍,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只是如实地记录而已。我并非毫无感情,在我的小说中也有道德判断,有一些事情比死亡更加重要。”

  1997年,《纽约时报》著名日本裔书评家角谷美智子在评价斯帕克的小说《真实与梦想》时,曾给斯帕克的作品下了一个“定论”,“她喜欢创造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然后突发的危险会降临到这个空间里,然后在这种背景下揭示善与恶。”

  代表作获奥斯卡奖

  本报综合报道斯帕克的代表作《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集中体现了她的创作理念。

  在这部1961年出版的作品中,斯帕克描述了一个小而封闭的社会———20世纪30年代的爱丁堡女子学校。布罗迪小姐是一位年轻漂亮雄心勃勃的教师,她性格开朗,思想激进,敢于打破传统女子学校的陈规戒律,向学生传输新的艺术和新的思想。但是她心目中的英雄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因为他们与她自己的独裁专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布罗迪小姐以种种办法笼络自己班上几名经她挑选的女孩子,踌躇满志地要替上帝把她们培养成为“人杰中之人杰”,并将此视为自己的事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的学生。虽然她把自己看成上帝和真理的代表,但她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她的心腹学生桑蒂(作者的化身)皈依天主教后,便开始对自己的老师采取批判态度。后来桑蒂以“天生的法西斯”的罪名向校长告发了自己的老师,布罗迪小姐因此而提前退休,并因患病于五十六岁去世。

  布罗迪小姐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就在她事业处于鼎盛期的时候,她遭到了背叛,而背叛她的恰恰是她最宠爱最信任的学生。

  《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独特的艺术风格、特殊的爱丁堡背景、典型的苏格兰人的特性与思维方法以及语言风格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评价,书中的布罗迪小姐和她的女学生形象则极大地吸引了广大读者。

  小说改编成话剧后轰动了伦敦西区舞台,接着该剧登上纽约百老汇的舞台,成为酒店名剧。而后又由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改编成电影《春风不化雨》,该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上映不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