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明月何曾是两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1:01 中国台湾网

  陈云林陪同连战专程前往北京市郊的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于祭文中,连战称是向“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敬谒。他并在寺中手植一株白皮松,象征绵延世代、精神长存之意。

  国共两党由内战时期的剑拔弩张,到如今两岸经贸论坛的为民造福,“连胡会”宾主言欢,实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4月15日在北京饭店的两岸经贸论坛闭幕式中,中台办主任

陈云林、副主任李炳才宣读了大陆对台胞优惠具体措施及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更让人兴起今昔沧桑的悲喜感怀。这样热络的两岸互动场景,探索其时空深层意涵,回顾过往,瞻望未来,作为台湾岛内的民进党执政当局,究将如何顺势而为加以因应,是否该务实地省思呢?

  公元1925年,孙中山先生殚精竭虑,从广州北上与北洋军阀共商国是期间,不幸于3月12日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遗体送往协和医院入殓,3月19日出殡停灵于中山公园(时称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供各界瞻仰遗容,4月2日移灵香山碧云寺。1929年5月26日,其灵榇奉移南下,6月1日安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碧云寺灵堂则改为“孙中山纪念堂”,原有的楠木棺,与孙中山换置铜棺时换下的衣履,一并封入金刚宝塔内作为衣冠冢。

  孙中山先生逝世时,距台湾被日本霸占,刚好整整30年了,而国之共和于1912年建立时,其领域尚不包括台湾在内。然当时台湾人民也曾于岛内各地举办追悼集会活动,尤其是1925年3月24日晚上,在台北市由“台湾文化协会”主办的追悼会,约有5000民众冒雨参加,并宣读悼词,其时万民哀恸。

  195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九十周年诞辰,全国政协曾在香山碧云寺举行参谒仪式;大陆方面并向台湾和散居海外的国民党人广播号召回来参加。毛泽东当时发表了一篇题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章,称呼孙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表明,两岸中国人都是中山先生精神和理想的追随者。21世纪的今天,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已经落在了你我彼此的肩上。

  犹忆1998年10月17日,陈云林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设晚宴款待当天甫拜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的辜振甫访团时,致词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形容海峡咫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希望双方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面向未来。而今时隔7年半,连战来谒香山碧云寺,辜老则已乘鹤归去矣!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怎能不令人感怀万端、唏嘘不已?而香山碧云寺的历史沧桑,正是给海峡两岸当局与人民的殷殷启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许文彬,台湾律师、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理事长)

  编辑:海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