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在制造新“读书无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2:00 生活报

  本报评论员 初阳

  据《潇湘晨报》报道,一项针对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更有27.2%的受访者认为,起薪太低,会降低民众教育投入热情,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随着暑期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就业难”再次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是中国读书较多的群体,正因为如此,一些人很容易从大学生就业难中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知识改变命运,原本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经济。这意味着读书不仅有用,而且人人都得“终生读书”。然而,现在何以会出现“读书无用论”呢?

  改革开放前,全民受教育程度很低,造成了当时人口素质的低下和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完善,一些求知若渴的学子再度捧着书本走进了大学的课堂。当他们走出课堂的时候,正值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缺人才,因而这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一来到社会便会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待遇,这使得“读书无用论”没有了市场。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尤其近年来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批量式的暴增,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让人们开始以怀疑的目光看待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及这样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工作难找,因为培养大学生的高额投入难以得到回报,一些家长开始抱怨甚至绝望,新“读书无用论”由此而来。

  一时找不到工作就能说明读书无用吗?应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其思维方式、谋生本领、处世能力和思想内涵都是迥然相异的。从长远看,受过教育的远比没有受过教育的有前景。当然,也许有人能找出个别类似丁俊晖成功的例子来说明读书无用。但这显然只是个例,就好比看到一个买彩票中了500万的幸运儿,然后感慨说投机博彩才是人生的正道一样,“读书无用”永远经不起推敲。

  显然,用简单的投入产出和一时的结果来衡量读书的有用和无用,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但是我们却无法苛求一个农民用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收入送孩子上大学,还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新“读书无用论”所隐含的信息,是对现行教育体制和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的考问。如果年复一年,大学生就业难迟迟不能缓解,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培养大学生的信心开始动摇的时候,“读书无用”的调子就会越来越高。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