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众需要国学,国学需要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7:41 浙江在线

  再高深的学问,如果最后只能封存于记忆中,沦为摆设,倒不如推向市场。何况市场的弊端也可以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当人们觉得国学被庸俗化,满足不了文化需求时,国学市场自然会慢慢冷却。国学是无价的,国学的传播可以有偿。

  ●主持人:龚丹韵

  ●嘉宾: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新闻背景:只要每月交10元学费,就可每天“聆听”一条讲述圣人智慧的“国学短信”;交了学费,可以上私塾学习四书五经;读经班也由2年前的一两个,发展到遍地开花……国学热从小打小闹,逐渐展现出市场开发的潜力。越来越多的人瞄准商机,以传播国学赚取收益。国学走进市场,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担心:国学会不会在铜臭味中走样?高雅文化有没有被贬损的倾向?

  主持人:国学,因为其深涩,本难以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可现实是,青睐国学市场的经营者渐多,人们的关注度也渐高。是什么让大家对一件似乎“无趣、难懂”的商品迸发出这么大的热忱?

  张颐武:这不奇怪。有市场是因为有需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道德层面还来不及重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中随意、任性、浮浅的东西太多,人们容易产生迷惘感、空虚感,也正因此对国学的关注、需求更加强烈。当下还出现了一种双重道德倾向:宽于律己,严于待人。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连给老人让座、不闯红灯这些小事也未必做得到;在公众场合抨击社会道德问题时,却全然一副道德卫士的面孔,好像社会道德跟他自己的道德毫无关系似的。传统国学正好相反,不注重表面话语的严厉,更强调从生活点滴中建立道德规范,有针对性,容易引起共鸣。

  主持人:市场讲求效率和效益。有人担心,国学进入市场,会出现“削足适履”的情况,日渐浅显,甚至娱乐化。到时候,人们还能从国学身上找到文化身份、民族认同吗?

  张颐武:我认为不必担心。再高深的学问,如果最后只能封存于记忆中,沦为摆设,倒不如推向市场。何况市场的弊端也可以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当人们觉得国学被庸俗化,满足不了文化需求时,国学市场自然会慢慢冷却。现在有人想借国学的噱头抬价,也是因为目前做这行的人少,奇货可居。国学是无价的,国学的传播可以有偿,根据传播能力的高低来定价。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一样,类似的国学教育由各个主管部门等监管,从师资认定、登记注册、合法经营等多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唯利是图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总体来说,国学教育的市场还是可以驾驭的。

  应该看到,普及国学与研究国学,各自的要求和目标是不同的。市场普及旨在熏陶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只要没有恶意歪曲,如果用漫画、戏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更乐意了解国学,在学理上点到即止也未尝不可。而高深系统的阐释需由学术研究来承担,只要这部分保持对于市场的独立性,就不用担心折损文化含金量。比如,学术机构中艰涩难懂的训诂学成果,也可以拿来为公众译注古文;而国学普及的火爆,又能把更多资源引向国学研究,两者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主持人:按照您的观点,良好的市场运作,不但无损于国学的价值,还能让国学的传播形式流动起来。那么国学的内容会不会也随之流动,有所融合,有所变化?

  张颐武:正是如此。如果国学在走近市场的过程中,逐渐吸收现代意识、民间智慧而“走样”,我是乐观其成的。实际上追求纯粹、静止的国学很难做到。无论怎么还原文本,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依然摆脱不了现代思考方式。所以对传统国学进行现代阐释在所难免。传统文化也唯有古为今用,朝现代思维转化、创新,才能留在人们的生活中而非记忆里。

  更何况,国学本来就不只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它本身也包含了中国的俗文化。诗经、乐府诗、元杂剧中许多都是当时民间的流行歌曲、通俗表演。随着时间的洗涤,当它们上升为文化经典,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时,我们也不能忘了,它们之所以能够象征民族文化,正是因为来自民间,凝聚了芸芸众生的智慧。因此,吸收当下民间文化、草根文化中的精华,本来就是发展国学应有之义。不然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远古的一堆故纸,缺乏当代中国的文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本身也渴求走近市场,走向大众。

  主持人:经济与文化的良好组合,确实能事半功倍。但无可否认的是,尽管全球的中国餐馆,传播着华夏饮食文化;影视大片推广了武侠文化,可比起好莱坞电影等西方文化产品,我们的声音还是太小。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随中国经济一起,在全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张颐武:美国的文化产品,如好莱坞的电影、迪斯尼乐园等等,无论主题内容是什么,总会流露出一种美国的价值观,形成鲜明一致的“文化标签”。美国不仅在向世界推销产品,也在输出自己的文化理念,而后者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相比之下,中国武侠、饮食、京剧、诸子百家虽然很受外国人欢迎,但目前还没有串联起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化形象,常常表现为一堆零碎符号。我们的文化活动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旗袍、舞狮、民乐、手工艺可能会在当地一度流行,但是“中国风”刮过之后,留下的恐怕只是一些文化硬壳,理念和精神则随风飘远,难以给别人更深刻、持久、真实的中国印象。

  此外,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宽广,手段还不够灵活。发扬传统文化,不是死记硬背原文,而是期望在了解先人的经典之后,能够以全球的视角观察当下,建构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觉,与其他文明对话。大众文化市场正在流行什么?如何包装古典文化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兴趣?———也要关心这些通俗的东西,把传统精神转化为现代价值。这样才能保持中国文化的活力。有活力才有吸引力。


作者: 解放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