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长隆重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6:59 红网-湖南日报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长隆重开幕

  上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为获得200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卢锡城院士(右)、罗孝和研究员(左)颁奖并合影。

  

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长隆重开幕

  下图:4月18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大会在长沙召开。 本报记者 张京明 摄

  本报4月18日讯(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任树言)今天的省委礼堂内华灯齐放,气氛庄严热烈。省委、省政府在此隆重召开新世纪首次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施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战略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只争朝夕、志在必得的精神,以敢于创新的胆识和魄力,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

  张春贤、周伯华、吴忠泽、徐一天、胡彪、孙载夫、戚和平、谢康生、黄建国、石玉珍、肖捷、梅克保、于来山、蒋建国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8时30分,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宣布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

  大会首先为获得200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的人员颁奖。常务副省长肖捷宣读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张春贤向获得2005年度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卢锡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同他们亲切握手,并致祝贺。随后,张春贤等省领导分别向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代表颁发奖励证书。

  颁奖结束后,科技部党组成员、部长代表吴忠泽致辞。他代表科技部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并充分肯定了湖南近几年来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的提升上取得的瞩目成就,殷切期望创新型湖南的建设目标早日实现。他说,近3年湖南获得全国科技奖的数目在全国排名第五,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从国家获取的科研经费在中部地区名列第二,并涌现了超级稻、碳/碳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这归功于湖南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归功于广大科技人员的奋力拼搏。

  张春贤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作出了实施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战略的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

  张春贤指出,从全国大局看,建设创新型湖南不仅直接关系我省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从历史经验看,充分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建设创新型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原来提出的科技兴湘战略进一步完善为实施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战略,实质上是强调自主创新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渗透与融合,进一步突出以科技进步支撑发展、服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从现实需要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创新型湖南。我省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从现实基础看,建设创新型湖南,我们有条件、有优势,当然也有差距。我们要正视差距,以只争朝夕、志在必得的精神,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

  张春贤强调,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总体要求是“创新引领、科技支撑、跨越发展、惠及民众”。创新引领,就是把自主创新作为我省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各个产业、行业,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支撑,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眼于支撑发展这个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跨越发展,就是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惠及民众,就是以人为本,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湖南紧密结合起来。

  张春贤强调,为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骨干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以各种中介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服务体系。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技术评估、市场预测、资金筹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研院所改革力度,整合科技资源。五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张春贤强调,实施科技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战略,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思想,进一步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我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地要按照优先投入、适度超前投入的要求,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全社会要倡导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精神,提倡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力戒浮躁,苦干实干。只要全省上下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我省的科技事业一定会有长足发展,建设创新型湖南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周伯华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张春贤同志讲话精神。他指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湖南是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周伯华指出,要实现建设创新型湖南这一宏伟目标,总体上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实现“四个突破”。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彻底改变过去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两张皮”的状况,使科技长入经济,发展依靠科技。二是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与专业人员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三是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突破。要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关键是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全面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度,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的关系,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新突破。在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嫁接,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周伯华强调,“十一五”是我省启动建设创新型湖南的第一个五年,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地抓好我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努力从创新主体、创新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育等四个方面,构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初步建立起我省自主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建设创新型湖南上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围绕“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知识创新登峰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工程”、“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工程”这七大科技工程,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等优势领域,重点实施若干重大专项,解决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出席大会的还有:谢佑卿、庞道沐、贺同新、杨泰波、许云昭、甘霖、罗桂求、李贻衡、袁隆平、章锐夫、阳宝华、刘晓、龙国键、谢勇、王振杰、万建华、江必新、赵龙、李健。

  在湘两院院士代表,各市州委、县市区委书记,市州长、县市区长,市州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州长、科技局长,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主要负责人,省直有关单位、省管企业、部分中央在湘单位、本科院校主要负责人,省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以及特邀的各民主党派湖南省委负责人等共800多人出席大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