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荒坡生财富 “死地”变绿洲 独山县250户农民当“牛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8:01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春天里农民格外忙碌,而独山县上司镇的250户农户似乎与季节无关,牧民们有的骑在马上漫游着,有的则在绿阴下用木叶吹起迷人的山歌,成群的奶牛如朵朵云彩时隐时现地在层峦叠嶂的绿波中飘荡。靠独山草种场带动,当地农户享受如此悠闲的放牧日子有近10年了。

  1983年,以研究开发草山草坡为目的,我国从新西兰引进的第一个牧草种植和草地

畜牧业项目落户独山县,经不断探索创新,草种场筛选出18个适合我省土壤气候的牧草品种,并探索出了一套牧草种子生产配套奶牛致富的规律,其中有6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7篇,将昔日基岩裸露、沼泽遍野的17000亩“死地”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绿洲,草种场成了种草养畜、科研、培训、试验为一体的新型农牧场。

  为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草种场先后与上司、城关、打羊等乡镇250户农户合作种草养奶牛,公司向农户出售奶牛,免费为农户提供草种,负责对奶牛进行疫病防治,制定最低保护价向农户收购牛奶。在短短的5年内,使奶牛场奶牛由40余头猛增至342头,农户存栏奶牛741头,实现每头奶牛年收入5000至8000元。

  上司镇农民赵承武当时贷款2万元养了2头奶牛,现在奶牛发展到23头(平均每头奶牛价值1万元),他一家7口全部脱产养牛,每月还花700多元请了两个帮工,如今每头牛日均产奶30公斤。打羊乡57岁的赵洪坤则成了当地闻名的奶牛迷,奶牛产仔时他与奶牛睡在圈里,炎热的夏天为了帮牛驱蚊,他将家里惟一的电风扇让给了奶牛。当记者问他为何如此痴迷时,他腼腆地说:“一头小牛落地相当于一辆摩托(5000元),我家每头牛日产奶43公斤以上,我的茅草屋现在变成了大砖房,家里耍起了汽车,都是奶牛带来的。”

  在农户富起来的同时,草种场也日渐变得生机勃勃,草种场正式职工发展到45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有20人,年生产经营收入665万多元。

  作者:陈治宽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