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萨特的意义和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9:20 上海青年报

  ■文/郭春林

  孔老夫子说他自己,“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在萨特即将跨入随心所欲之年的时候,他却基本上丧失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双目失明了。早在三岁时,萨特的右眼就因为角膜翳而引起斜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斜白眼,不久之后,这只眼睛就几乎完全失明了。成了独眼的萨特此后又经历了许多,尤其是那个动荡的时代,但一切

似乎都是为他日后成为影响了无数人的哲学家、作家而有的准备。萨特究竟影响了多少人?也许我们根本不可能统计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二十世纪的历史上,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一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大利的小说家莫拉维亚才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个几乎是不朽的知识分子”的。

  萨特靠什么东西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他视为“生活的唯一目的”的写作。然而,萨特的写作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胜枚举的吟风弄月式的,也不是爱恨情仇的家庭悲喜剧,不是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更不是不疼不痒的应时应景之作,而是揭示现实中的黑暗和荒诞,洞烛灵魂深处的幽暗和肮脏,用心中的希望抵抗悲观厌世的时代的呼告,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为自己命名的“介入式写作”。

  什么是“介入式写作”?在他的文论专著《什么是文学》中,萨特说,“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而那篇为我们所熟悉的《为何写作》就是其中的一章。请不要褊狭地理解“自由”。萨特的自由首先意味着责任,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越体验自己的自由,我们也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对我们的要求越多,我们对别人的要求也越多。”所以他说,“艺术作品是一种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吁求。”吁求什么?吁求一个建立于责任之上的自由。而责任也就是介入,介入现实,介入真正的写作之中,介入自己的内心深处,用良知写出对这个世界的感受,用灵魂作出对这个时代的回应。依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靠写作“说出真理”,不仅是客观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主观的真理,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和盘托出,交给每一个人,交给这个世界。只有这样的写作才可以作为生活唯一的目的。这也正是我最为看重的萨特对我们的启示。

  所以,当记者问他双目失明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打击夺走了我的存在理由:你不妨说我曾经存在过,现在我不再存在。”但他是平静的,因为他心中有希望,他的希望,用他的同胞的话说,是“针对精神的衰退而提出的,是为了抵抗流行的动辄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或者导致苟且偷安的利己主义,或者导致乞灵于法律和秩序”,而他自己则说:“我寄希望于人,而不是上帝。”

  双目失明的萨特似乎根本不可能“从心所欲”了,但他依然在做很多事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将他与孔老夫子相提并论。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既然已经明了,可依然去做、要做,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萨特要痛心地批评:“从此以后不允许我去做的,正是今天许多年轻人轻视的事情:在文体上下功夫。不妨说文体是表达一个想法或一种现实的文学手段。”

  在口水和博客盛行的时代,我但愿有人能回头去读一读这个独眼人的文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