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访北京大山子:中国新兴的国际艺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3:1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王露露)第四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将于4月29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40多个国家的行为艺术家的加盟,以及15万观众的参与,将使大山子再次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此次艺术盛会的主题是“北京/背景”,艺术家们将以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形式,演绎人性、艺术和城市的话题,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与文化是一座城市精

神结构的亮点。

  国际文化艺术区初展魅力

  荷兰著名艺术策展人汤伟峰,对大山子国际艺术节表示赞赏。他认为这项活动的价值在于向世界推介北京当代文化,让电影、视觉艺术、音乐和表演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使得艺术更具开放性,从而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让世界共享。

  大山子名声渐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一些艺术家厌倦了写字楼的压抑,开始向北京东郊大山子一带废弃的工厂迁移,在那里开辟新的创作空间。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区逐渐形成。

  整个艺术区实际上就是大山子798厂房。这座由前苏联和德国设计的厂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色的老旧砖墙,朴素而稳重。厂房墙壁上的旧标语,与现在陈列着的新潮油画和雕塑,形成时空和审美的强烈反差。

  大山子文化机构林立,著名的有“时态空间”、“风和日丽家居廊”、“百年印象摄影画廊”、“仁俱乐部”和“左岸公社”等。如今,大山子已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国际文化艺术区,也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之一。

  现在,常驻大山子的艺术家约有400位,其中有约40位来自德、法、英、日、意、美、英、比等国;另有近100位是“海归派”,其余是本土艺术家。

  中国首都的新名片

  进驻艺术区的法国画家让·皮埃尔认为,北京市政府对大山子艺术区的定位,是对创作空间和艺术个性的尊重,也是对艺术家创作心态的提升,这有利于在民众中形成对文化的尊崇。

  2004年初,798工厂也曾面临拆迁的抉择。后来,在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李象群和艺术家们的要求下,北京市政府决定继续保护和开发这个艺术区。

  致力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是由城市的人文氛围和文化生态决定的,因此,“798”对北京的贡献,其意义不亚于盖一座标志性建筑。

  不同身份、不同肤色的人群,穿梭在被艺术化了的厂房里,往昔的机器轰鸣声,已被酒吧的蓝调和爵士乐取代。老照片、前卫雕塑、后现代画展和雕塑工厂,处处跳动着当代艺术思潮的脉搏。

  这里随处都能看到艺术家的大胆构思。有一座表现正在翻越院墙的孩童的雕塑,孩童的表情顽皮而稚趣,令走过的人会心一笑。来自比利时的罗兰说,这座雕塑,让他想起布鲁塞尔欧盟总部门口铁栅栏上的男孩女孩雕塑。“它们是装饰,更是理念,而这种理念的深刻在于,无畏的孩子是塑造新世纪的主人。”

  美国艺术家加布里艾认为,“看一座城市的潜力,拥挤的市中心不是标志,而是要看其文化的浓度和吸引力。大山子艺术区,构筑并记录了北京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已成为北京的新名片。”

  寄望北京打造世界艺术核心区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把大山子列入北京游览计划。从法国尼斯来的万桑说:“大山子是我来北京旅游的第一个文化景观,在回归原生态的雕塑和绘画中散步,这种原汁原味的艺术气息很迷人。”据他介绍,在法国出版的《中国旅游指南》丛书,也隆重推介了这个新的文化景观。“这不光是商业的宣传,也是北京及其市民和谐人文精神的体现。”

  据李象群教授介绍,英国皇家雕塑协会曾称,大山子的798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浓缩点,它还将成为像美国纽约SOHO那样的世界艺术核心区。

  但他同时对798的未来生存表示了忧虑:随着798知名度的提升,艺术家进驻的门槛越来越高。他说,艺术家的理念是“展示高于经营”,房租的上涨将可能导致艺术家主体性的消失。

  据不完全统计,大山子艺术区已有60多个门类的文化机构,它们带来了北京商业与艺术的良性互动,拉近了中外艺术家之间的距离。大山子形成的创新文化状态,不仅弥补了北京市民对当代艺术的需求,也为2008年北京打造奥运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完)

  相关报道:

  ·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