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调研报告”揭示的正是政府要做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4:52 浙江在线

  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为该《意见》奠定基础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也于近日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不光展现了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着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的前景,它也为我们更真切地认识和把握农民工的现实状况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窥见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艰苦程度,更直射出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农民工服务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促进“三大转变”方面任重而道远。

  提到“农民工”,人们的脑海中很容易形成一幅由“工资低”、“讨薪难”、“工作苦脏累”以及“春运中最拥挤的人群”等“关键词”连缀起来的图景。工资歧视伴随着身份歧视、职业歧视和社会地位歧视,说到底,无非是权利贫困使然。无论劳动就业、社会福利,还是医疗保障、文化教育等种种经济、政治、文化权利方面,一遇“农民”二字,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户籍壁垒下的泾渭分明的权利鸿沟和霄壤悬殊的国民待遇落差。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就无法实现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针对农民工的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我国农民工收入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但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为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35.68%和15.68%;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我国76.4%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等等。

  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农民工的存在,更进一步说,“农民工”这个称谓的存在,却意味着,中国现在越来越成为“世界大工厂”,并不是由“长工”支撑的,而是由“短工”支撑的,而这样的支撑是极不牢靠的。所以,虽然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仍要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而要求整个的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变革。

  随着农民工问题被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尤其“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成为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工”这一称谓所代表的弱势意蕴的彻底消除将不会遥遥无期,但受制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根本解决又很难指望一蹴而就,而且,《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揭示出的种种问题也表明,这一进程的快慢与难易,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态度、决心和行动。说到底,就是看我们的各级政府能不能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的高度对待农民工问题,真正从各地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统筹,以有效的制度安排,逐步建立起覆盖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来全面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作者: 盛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