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制造需靠“中国脑”--华中数控启示录(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7:28 新华网

  新华创新型国家北京4月19日电 中国制造需靠“中国脑”--华中数控自主创新启示录(上篇)

  记者张旭东、李鹏翔

  数控技术是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灵魂。技术先进与否,左右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

的核心竞争力:大到巨型飞机的制造,小到打磨一枚缝衣针,其发展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2005年春节前后,中国数控产业跨过了一道“门槛”:我国大型军工企业有史以来首次购买和使用了全部国产化的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其核心高性能数控系统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配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当今世界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标志之一,它能加工飞机涡轮等复杂的机器部件。这意味着中国数控企业完全成熟掌握了这一先进数控技术,在世界尖端数控技术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打破封锁:实现技术突破至为关键

  “如果把机械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比做一个人,数控系统就好比人的大脑。”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说:“靠精确无误的控制指挥,机床才会加工出各种精度要求极高的机器零件。”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来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东芝公司事件”:当时,前苏联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了高档数控机床,加工出高精度、低噪声的潜艇推进器,从而使西方的反潜系统失效。东芝公司为此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严厉制裁。在这一事件中出尽风头的,正是这套机床中的关键数控技术模块。

  正因为数控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具有超越一般市场价值的战略地位。所以,尽管“东芝事件”已时过境迁,但西方国家在尖端数控系统(机床)技术方面,至今仍严格控制对我国的出口。而另一方面,国内的高档数控系统90%以上的份额,又都被掌握在日本和德国的两家著名数控公司手里。这意味着,中国高档制造工业装备的却是“洋脑”。

  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数控产业,国外公司还不惜代价进行“围剿”。国外某著名公司总裁在制订中国市场策略时明确指示:一定要把中国的民族数控产业扼杀在摇篮里,要控制中国数控系统水平落后15年。

  多年来,国内数控产业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曾有一家国内企业引进了一套海外著名厂家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但由于海外厂家限制,结果该机床运行起来最多只能实现四轴联动,不能全部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中国制造不能没有‘中国大脑’,核心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陈吉红说:“在核心技术的问题上,价值规律完全不起作用,出再高价格也买不来最先进的数控产品。在他们眼里,尖端数控系统是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物资!”

  自主创新:“三打祝家庄”后的希望之路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航天航空、军工行业等需求的主要数控设备基本被国外公司产品占有,长期下去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表示:“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必须靠自主创新,要加强开发能力建设。”

  我国数控产业已走过了数十年的道路,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更有较大差距。中国数控产业曾经历过“三打祝家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发展困境:

  ——“六五”“七五”时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结果尚未“吸收”,就被国外技术所淘汰,打了败仗;

  ——“八五”时期进行自主开发,形成了“四个一号”数控系统(中华I号、航天I号、蓝天I号、华中I号),技术上虽取得一定突破,但产业上没有形成大的规模;

  ——上世纪90年代,一批试图靠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的国产数控系统又出现了质量问题……

  深刻历史教训告诉中国数控人,惟有靠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振兴中国数控产业。

  华中数控作为国内数控企业的排头兵,经过十余年的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数控产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数控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采用专用计算机,还是采用通用计算机,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1994年,陈吉红和华中数控的技术能手摈弃了西方普遍采用的“基于专用计算机”的研发思路,走“以通用工业微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以通用的工业计算机和电子器件,生产出国外封锁的多轴联动高性能数控系统。

  华中数控系统在2001年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国产数控系统获得的最高国家级奖项。华中数控技术的突破,对整个国内数控产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民族数控产业,终于第一次与国际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华中数控成功开发出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后,迫使外国竞争对手——某知名数控系统企业迅速反应:其亚洲总裁专门向该国政府打报告,要求放松对中国进口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限制。2005年,外国公司将其民用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售价从70多万元直降至40多万元。

  靠连续几年的自主研发,华中数控成为国内惟一拥有成套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数控系统、伺服单元和电机、主轴单元及主轴电机等)和自主配套能力的数控企业,其产品已经广泛用于各种数字化装备上。华中数控已跃身为中国数控系统行业的强势品牌。

  曙光初现:数控产业发展正面临绝好机遇

  一花开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陈吉红作为华中数控的董事长,不光单单希望只是自身企业一枝独秀。“华中数控已经有了自己的优势,但我们希望国内更多的企业齐头并进,合力发展民族数控产业!”

  目前,业内谈及具备发展潜力的数控企业,有“东西南北中”的说法:东部地区的南京“华兴数控”、西部地区的成都“广泰数控”、南方地区的“广州数控”、北方地区的北京“凯恩帝数控”、中部地区的武汉“华中数控”。此外,还有不少数控企业在你追我赶,争做数控行业先锋。

  “中国数控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已作为国家今后五年要攻克的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说。

  “可以说是曙光初现:一批企业在茁壮成长,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国家也高度重视扶持。”陈吉红说:“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数控产业也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点,面临不少挑战。”

  虽然数控产业已拥有了数家类似华中数控的排头兵式企业,但中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高端领域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不小差距,在数控系统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技术、检测技术、验证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也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数控产业还面临一个“误区”:国内用户对国产数控系统认识不深入,一些机床厂依然对选择国产数控系统十分谨慎。其实,拿华中数控系统与国外高档系统相比,性能相当,价格仅为国外的30%。而从200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数控机床进口国,每年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巨资来引进海外产品。

  “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扶一把就上去了,反之就可能遭受到沉重打击。”李培根院士说:“像华中数控这样的企业,早就引起国际知名公司的注意。而且它们也在采用价格等策略,来压制国内数控产业。希望国家加紧制订下一代高档数控系统的国家标准,突破西方数控强国的围堵;在投资、税收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攻关关键技术,着力培育中国数控产业具备竞争力的企业。”

  虽任务艰巨,但以华中数控为代表的中国数控人始终信心满怀。陈吉红说:“机遇大于挑战,‘十一五’将是数控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数控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用‘中国脑’装备起中国制造!”(完)

  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