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捐献遗体遗爱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5:4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我叫史小玲,今年33岁,从小患脑瘫,没上过学,是社会上好心的叔叔、阿姨义务教会了我写字、欣赏绘画和音乐,也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希望。现在,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经常来我家帮助我……为了回报社会,也为了体现自身价值,我立下遗嘱,去世后愿将角膜等器官无偿移植给需要的患者,造福他人;愿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疗机构,供教学和科研使用……”4月19日,在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在编号303号的捐献登记表上,记者看到了残疾人史小玲立下的这份遗嘱。当天,家住合肥市的史小玲在电话

中告诉记者,她将坚守这一承诺。

  迄今为止,我国大约有150多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仅能实施1.3万多例手术,许多本可以挽回生命的病人因为不能及时得到器官供体而死亡。此外,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尸体也严重匮乏,不少医科大学的学生没有直接解剖尸体的机会,这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在安医大接受站,记者欣喜地获悉,该站自2002年12月成立至今,已有305人正式办理了志愿捐献遗体(器官)手续。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大都身体健康,其中70%%是中共党员,有许多还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中青年骨干。这些志愿者承诺在自己百年之后,无偿将其遗体和器官捐献给社会,供医学研究和器官移植;其中23人已实现了遗体捐献,这23位志愿者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安徽省遗体捐献纪念碑”上。

  77岁台胞王守拙于2004年办理了捐献手续,他对工作人员说:“我是安徽人,我去世后,要把遗体捐献给家乡。”一位女志愿者在登记表上这样写道:我一生中经历大小手术10多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愿死后捐献。另一位老人在遗嘱中说:我死了,遗体也没啥用,捐出去,比火化更有价值。这些朴素的话语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工作人员付杰与传统的墓葬相比,草坪葬、树葬、壁葬、海葬等都是殡葬改革的进步,而遗体捐献行为则超越了一般殡葬形式,是对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是崇尚科学的生动体现。

  这些志愿者以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高尚行为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战胜疾病提供了基石,使一部分人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成为可能,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境界。他们这种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人们,教育着人们,促进着人们相互理解、友好合作,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