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业强县无为有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5:4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无为原是个贫穷的农业大县,如今这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五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请看——]

  地处长江北岸无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十多年来,这个县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经济快速发展,亮点频闪。如今,一个寻常的董桥小村,成为“中国羽毛第一村”;一个江边小镇高沟,因“电线电缆之乡”而闻名全国……2005年,无为县实现生产总值78.1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5.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45.5%%,连续五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昔日无为今有为”。

  “凤还巢”唱大戏

  无为县现外出务工的有42万多人,年创劳务收入40多亿元,带回纯收入近20亿元。劳务经济成为无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提起无为县不能不说劳务经济,也不能不说小保姆。

  无为人从小保姆开始,先是打工,后来是办厂,然后是“凤还巢”,带回了积累的财富和更新的观念。两个鲜活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诠释。一个是,曾做过小保姆的邓立翠,“凤还巢”后,创办了三缘养殖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她的资产以千万元计。另一个是,怀揣着120元只身到京城的小木匠何帮喜,如今他是中国最大的保龄球设备企业的老板。2002年,他“凤还巢”,在二坝经济开发区投资4200万元兴建希玛南方工业园。可以说,劳务经济是外出务工人员打拼出来的。到目前为止,无为县已有近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带回资金5.2亿元,兴办、领办“凤还巢”企业1650家。

  “龙头群”显威力

  改革开放初期,受穷受怕了的高沟镇农民“洗脚上岸“,开始创办电线、电加热器等加工业。由于信息不灵,又无技术,只能进行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无为县瞅准了基础设施建设急需电缆的巨大商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22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得以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生产能力拓展到1000多个规格型号,年销售额53.6亿元,成为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

  在“发展壮大规模,形成支柱”的决策下,无为县羽毛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据无城镇董桥村统计,该村目前有羽毛加工企业31家,年加工羽毛球片187吨,可生产羽毛球800万打,外销羽毛100吨,年销售额5.2亿元,成为“中国羽毛第一村”。无为县的纺织、食品加工、草席等行业也后来居上,迅速发展、崛起,形成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延伸出一条条产业链。

  “工业园”闪亮点

  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无为县狠抓招商引资,重点培育化工业、造船业、纺织业、电线电缆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带动县域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无为二坝镇位于长江边,与芜湖隔江相望,交通便捷,且有铁路专用线连接煤城淮南,长江岸线资源优势突出。无为县瞄准沿海产业升级趋势,在这里建立面向长三角的省级经济工业园。由于定位得当,基础厚实,准备周密,开发区很快吸引了希玛欧美佳装饰材料工业有限公司、亿普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前来落户。目前,总投资达44亿元的上海焦化项目已经落户二坝开发区。二坝造船工业园区已吸引了几家造船企业入驻,4家正式投产。

  优质棉种植是无为县特色经济产业,通过示范带动,全县棉花种植面积60多万亩,年产棉花总量4.1万吨,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无为县突出棉花产业的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发展纺织业。目前,纺织业已完成招商引资1.3亿元,使棉纺业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一业旺百业兴。经过几年的发展,无为县从特色经济中尝到了甜头。去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5元,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1.7%%、9.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