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靠什么为换届保驾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9:30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央明确要求在四级党委换届过程中,要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之所以提出这12字要求,大抵是在以往历次集中换届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思想散、

秩序乱、工作断的现象。那么,靠什么为顺利换届保驾护航呢?中纪委强调严查跑官要官,一些省市党委可能要循例发一些通知,规定或重申多少个“不准”。显然,更加健全的制度、更加科学的机制,才是其中的根本所在。

  干部作为个体的人,其思想、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思想的纯净不可能达到整齐划一,行为的正确不可能实现持之以恒,一旦某些不良现象、不当利益仍存有行为的余地和实现的空间,那么预警性、惩戒性的通知要求则不可能对所有被警戒者等量地发挥效用。而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机制能形成强大的“磁场”和巨大的运行“惯性”,任何思想散、秩序乱、工作断现象的“碎片”,都将不由自主地被吸附、被排列、被理顺……诚然,这仅仅是一种完全理想的状态。

  与换届有关的体制、机制和规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使之达到科学、完美的境界,还需要大量艰苦的乃至充满风险与曲折的探索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以下三个方面,在认识上、实践上均有往前再迈进一步的必要和可能:

  其一,关于干部任免的“程序公正”。尽管中央已于2004年密集出台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5+1”文件,还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等,为此次换届向制度化进程迈进一大步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如何使党内生活“法治化”,在观念、理念以及可操作性上,仍有一系列值得探讨的课题。例如:从“经济人假设”角度说,只有当贿选成本变得贿选者无法承受乃至无限大,贿选现象才有可能绝迹;然而,目前表决范围虽比过去大了一些,仍未能达到贿选成本无限大的目标。从社会法治建设的角度说,“程序公正”常常显得比什么都重要,党内生活亦理应如此;然而,在干部任免上,表面上程序健全、实际上“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并不鲜见,故跑官要官不可能被从根本上遏制。

  其二,关于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以什么样的指标体系评价干部实绩、由谁以及用怎样的方式、程序考核评价干部实绩,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一个最难解的“结”,是干部不正常的GDP冲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面子工程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等,均与这种冲动有关。从中央到地方,曾进行过关于“绿色GDP”的探索,实践证明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不正常的GDP“情结”。看来,如何摆正地方GDP指标在干部评价体系中的位置,仍是一个待解的理论问题;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出,虽然使政府职能定位向科学、合理的目标靠近了一步,一时却似乎难以解决可操作性问题。

  其三,关于监督问题。很多与换届有关以及与干部日常行为有关的不良现象,并非没有法规依据、是非判断标准,也并非没有监察机关的积极作为,而是缺乏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灵敏高效的检举机制与信息快速反馈的机制。实践证明,在党内民主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仅限于党内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有朝一日变得十分完善,党内监督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