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博客病了:“乱民全讲” 博客如何成了垃圾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9:4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位哲学家说: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饭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现在,博客对于国人来说,似乎正应验了这位哲人观点。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话语机会的时候,人们却不知道怎样善待它,这无疑是转型期的中国出现的一种非常

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从“全民开讲”到“乱民全讲”,网络自由的边界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当人们想象的东西真的来到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似乎都显得准备不足。

  在本刊编发这组报道的时候,北京地区十四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得到了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一致响应和鼎力支持。天堂向左,地狱向右。我们到底是要众生平等、自由表达?还是集体癫狂、娱乐至死?这是个问题!

  上世纪60年代,二十几岁的陆天明就经历了大场面。

  “那时候在新疆农场,上千红卫兵来农场辩论,我们组织农场职工把他们围在中间,几天不吃不喝,尿都尿在里头。红卫兵们败走后,我们自己转成‘造反派’,开始冲击党委。”

  2006年,陆天明再次感受到这种黑云压城的力量。不过这次,他成为被包围和被冲击的人,身前身后,都是他看不到的骂声,“人数之多,来势之猛,力量空前。”

  名人博客的纷纷离场事件

  用网络上的话来说,陆天明是趟了混水。

  2006年春天,兼具`80后畅销书作家和车手身份的韩寒与文学评论家白烨,在各自博客上爆发了一场关于文坛的口水战。3月13日,陆天明将自己的一篇有关韩白之争的访谈发在自己刚建立5个月的博客上。第二天,这篇文章的后面出现了若干条辱骂陆的评论。随后一个星期,谩骂继续升级,其中有一条留言,连篇50多句“X你妈”,没有任何说理。“他们不讨论问题,只是骂而已。”陆天明说。

  这是陆天明生平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多没有方向的仇恨,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当网络作为一种攻击工具时,有着无法估量且隐藏的力量,让人无法闪避,也无力还击。

  “感觉就像是第二次文革,完全不让你说话,现在我体会到了当年那些老人们的痛苦和无奈。”

  这场以博客为战场的骂战,导致几位身陷其中的名人陆续离场。白烨于3月11日关闭博客,成为新浪博客开通以来,第一个自己关闭名人博客的人。现在白烨远避西安,他说,“到陕西就是为了调理心绪,实在不愿意再在回忆中梳理(这场争吵)。”

  3月26日,高晓松宣布结束与韩寒的论争,关闭自己的新浪Blog。3月27日,陆川在新浪Blog也因介入父亲与韩寒的纷争而关闭消失。

  其间,还有众多的文化评论前辈和文坛圈中人,试图在博客上对这场争论表达只言片语,但无一例外都“被千万网友摁了回去。朋友的朋友又跳了出来,跳到最后,完全是不搭界的人了……于是,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跳出来的偶像一个个消失。”韩寒在他的博客上如此描述最终“战况”。

  “当事情不能严肃时,我们就让他好玩。”韩寒对记者说,“我开始说话用了不恭敬的字眼,我知道对方会指责我有道德问题,我就用道德问题回敬他。所有人都在骂高晓松,我就坚决挺他,这样才好玩。”

  韩寒从不试着像一个优质偶像那样,在博客上呼吁“韩迷”们放下屠刀,停止谩骂。他觉得,站在他的阵营里叫骂的网民,真正的韩迷可能不过20%,更多都是在为自己不满而叫骂。4月6日,韩寒的博客更新只有两个字:累,睡。可是后面的评论仍然有625条。韩寒很享受让那些等待已久的韩迷“抢沙发”、留言的乐趣。

  在这次争吵中,这个24岁的男孩和被统称为“韩迷”的网民群体,显示出了强大的网络战斗力。虽然骂战主角的对阵形式是一对四,“我觉得倒像我一个人在欺负他们几个。”韩寒说。

  网络外面的他没有博客论战时的锋芒,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还有点小孩子恶作剧后的得意。

  门户网站的商业嗅觉

  这或许是近几年在网络上爆发的、知名度最高的一场骂战。陆天明、高晓松、韩寒,这些论战中的正反方,却有着非常相似的网络体验。

  高晓松说自己“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圈子里”,平常主要在录音棚里度过。在开博客前,他只上专门讨论武器的 BBS 。“因为是讨论特别专业的问题,非常需要专业知识,所以互相特尊重,一旦吵起来就请高手出来评判。那是非常有意思的平等交流。”

  而韩寒这几年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孤独的车手。他不爱上街,也没有太多可以拉帮结伙的朋友。每次去外地比赛结束后,他通常会回到宾馆房间上网。但是,他极少去BBS,也没参加过什么网络争论。以韩寒的名义在网路上一呼百应,“韩白之争”算是第一次。

  从新疆调回北京三十年,陆天明则一直过着闭门写作的生活。“我对北京来说,还是个过客。网络是我了解外界很重要的渠道。”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电脑,用五笔输入写小说,每天上网看新浪新闻,很早就用Email,还注册了自己的MSN。可是他从来没有参加过网络上的互动讨论,对博客,他更是完全陌生。

  虽然都算名满天下,可真实的生活里,“孤独感依然很难摆脱。”陆天明说。

  2005年底,他们分别接到了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的电话。邀请他们来新浪开博客。

  新浪对他们这样解释博客:这是网上的私人空间,操作简单,互动性强,方便管理,新浪还可以帮助做推广。

  新浪博客频道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新浪自2005年10月,开始了一场面向任何可能涉及到的名人的开博推广运动,从此博客的一个新流派——名人博客迅速壮大。

  和博客在国外的平稳流变相比,博客的中国发展出现过不少劲爆点。2003年,在网上小有名气的网民王吉鹏通过博客推广网络扫黄运动,得到了高层的回应。可这一轰轰烈烈的“扫黄”事件的影响力和之后木子美的《遗情书》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2003年末,木子美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以私人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的《遗情书》。

  “两个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博客的两种属性,博客这种工具可以用做维护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也可能对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形成挑战和破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副总裁,新媒体观察者孙坚华说。他是国内第一批接触博客的人。

  木子美的博客展现的是博客的“另一面”,但这个“另一面”在向民间推广博客的私人表达的特质时,却具有更强大的启蒙作用。2005年,这些个人制造的刺激点迅速把博客蛋糕做大,大到足以引起了商业力量的注意。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门户,估计到网民对博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的需求,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博客服务。”新浪执行副总裁陈彤对记者说。2005年,新浪开始托管博客,并以名人博客作主打。在商业手法上,这并没有创新。方兴东在推博客中国的时候,也是走名人路线,很多IT名人、院士都成为博客中国的网罗对象。新浪的突破是在内容上,他们邀请开博的名人是大众的、娱乐的、全方位的。

  这个并不新鲜的主意却成了中国的博客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孙坚华曾一直期待出现比个人更强劲的力量推动博客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博客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一些标志性事件来启蒙。就像核裂变的实验一样,必须在一个具有高温和强大的压力的环境里才能进行。”新浪无疑是进行这种实验的最好平台。

  “我们无论在技术力量、媒体影响力、资金雄厚度上,都比目前所知道的任何一个对手强劲得多。”陈彤说,“方兴东把博客的概念带到了中国,新浪则使每个普通人认识到了什么是博客。”

  据了解,新浪博客的注册人数已超过200万,这包括韩寒、高晓松、陆天明、徐静蕾这样一大批并不普通的“普通人”。

  博客纷争的背后:像做新闻一样做博客

  而中国博客发展的高潮和裂变,应该是以“韩白之争”为标志的。

  在韩白之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一位叫和菜头的网友也关闭了自己在新浪的博客。他不能接受新浪以对待新闻的手法对待博客上的纷争——新浪随时跟进博客上的争论,并贴在新闻页的首要位置进行推广。他在告别辞上称,新浪将这些写博客的名人作为了商业利益的棋子。新浪博客频道副主编张国伟在自己的博客上回应这种指责。“这是一种职业感,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缺位。”他说。

  作为新浪博客频道的副主编。张国伟每天的工作,除了要回复不间断的客服电话外,还要考虑每天给博客首页更新。“博客的专题要跟着新闻走。比如,明天是清明,我们第二天的首页上就要出现一个推荐清明节专题的帖子。张中行刚去世,我们也要竭力在博客的汪洋中找到比较好的纪念的帖子,推荐到首页的专题。”

  当韩白的争吵在新浪博客上爆发时,新浪博客的编辑们的新闻敏感也立刻被刺激了。

  自笔战开始,新浪博客频道派出专人跟踪争吵各方的博客,随时观察、更新,并同步推荐到网站首页。这种“职业化”的操作,让争吵中双方的信息交流达到了“沟通无极限”。“完全是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报纸操作新闻的方式。”一位新浪博客频道的管理人员说。

  事实上,通过每天博客首页的递进更新,便可以寻踪出一条清晰的韩白之争的升级路线图。

  3月2日,韩寒在新浪Blog上贴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3月4日中午,白烨贴出《我的声明——回应韩寒》,两小时后,韩寒发文回应。在《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

  3月10日,白烨在博客上贴出《白烨关闭博客告别辞》。

  3月13日,作家陆天明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了自己接受采访的《“韩白之争”背后的若干问题》,3月14日,韩寒贴出《对世界说,什么是光明磊落》回应。

  3月18日,陆川在新浪Blog发文,声援父亲陆天明。3月21日,韩寒发表《观后总结:中国式文学争论——上阵父子兵,伙同亲友团》回击。

  3月23日,音乐人高晓松在博客上发文,力挺陆川……

  “这些人的性格冲突,一个一个名人的次第卷入,具备了所有新闻事件的因素。有讨论问题的深度,也有戏剧性。”新浪博客频道编辑如是说。

  随着争吵不断蔓延,圈子越滚越大,同步增长的是网民的评论热情。高晓松称他们为一堆聒噪的“马甲”,“本来是华山论剑,结果一帮泼皮在旁边闹事,这还论什么剑啊?”

  每次发文章之后,如潮的骂声立刻涌现,像《指环王》里的魔兵一样源源不断,陆天明的感觉是“就像有一个近似黑帮的团伙在其间操纵”。

  新浪博客频道的一位管理人员表示,整个事件中新浪只有一次操作不当:韩白之争刚开始的时候,新浪博客的管理员因顾及白烨的感受,没有立刻制作专题。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做法是不职业的。”这位管理人员说。

  以做新闻安身立命的新浪,挟华人第一门户网站的力量,加上应对新闻的速度,很快将博客推广做到风生水起。“我们是以做新闻的手段来做博客。”新浪博客频道的一位管理人员说,但博客加门户网站后裂变出的巨大能量,“我们都没有预计到。”

  陆天明自由言论实验的失败

  孙坚华一直将博客定义为个人出版力量的体现。他在《博客论》上这样描述:“新技术催生的个人出版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作为总体的个人出版的力量,理论上将是排山倒海的。这是科学与民主共同创造的光荣与梦想。”

  “在加入博客之前,我没有参加过BBS,博客是我第一个通过网络把自己展现出来,并和大家联络的工具。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以为就是把自己的一些消息报道发上去。” 陆天明对博客的认识和了解的确全部来自于新浪的经历。2005年11月3日,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这样的禁令,禁掉了什么?》,这是一篇评说“禁止在全国各大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反腐剧”的文章。这是陆天明第一次在公开的地方,对当时的文化决策说出反对意见。

  “刚发的时候还忐忑不安地问新浪编辑,写了一篇直接针对禁令的,要不要紧。新浪说,我们就是要说真话的博客。”

  帖子意外地获得了陆开博以来最高的点击率,“大约有三四万。”有的网友在留言里写了几千字和陆天明讨论问题。“这样的感觉好多年没有了。博客让我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叱咤风云,大声叫喊的日子。”

  从此,陆天明几乎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对待博客,甚至去上海处理丧事的期间,他因为没有时间更新博客,生平第一次跑去一家网吧,特意给网友留言道歉。那是一家烟味太重,灯光太暗的网吧,但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依然觉得“凭此可以和天下朋友对话,真是很‘爽’,可平静我因丧事带来的悲哀。”

  表达的自由衍生出巨大的快感,这也成为陆天明拒绝关掉博客的支撑力量。他说,从3月15日,他在博客上贴出了《一点声明》,希望能平息没有内容的谩骂和不知道来由的仇恨之后,他就把博客当成一个实验场。在受到谩骂的高峰期,新浪博客的管理人员曾主动打电话劝陆天明关掉评论版,被陆天明拒绝。“我要让国人看看在一个有更多表达自由的场所,某些人是在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肆无忌惮地伤害着别人。”

  《一点声明》发表后,到陆天明博客上叫骂的人并没有减少。直到3月22日,他发表《致网友》的公开信,声称如果这样的辱骂不停止,他将开始删去纯属人身攻击的评论和留言,情况才有了好转。

  到目前,陆天明认为这次对表达自由的实验是失败的,而网站和媒体的参与成为失败的催化剂,“从整个争论的进展情况看,如果将它当作一次公众实施自身民主自由权利的试验,在一些媒体的引导之下,网络的言论自由权却被扭曲成了肆意侵害他人人权的工具和无节制自娱自慰自我发泄的场所,所以应该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试验,而这正是最值得国人深思和总结的。”

  陆天明说,如果拿损害名人人身权和名誉权做代价,来“繁荣网站的运作”,也是对新闻道德和操守的一种污辱。正因为如此,一些名人会在整个争论都已经结束后,才愤然关闭自己的博客,拂袖而去。

  但在一些新媒体观察者的眼里,这场争吵放进互联网漫长的成长过程来看,正是博客特性最突出的表现。

  国外的博客虽然已经了8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博客在中国拥有如此多的用户和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国外的博客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慢慢成熟。”孙坚华说。“但在中国,在规则未确定之前,博客所代表的开放的、个人的传播力量,要么无所作为,要么极具破坏性。”

  或许此次争吵事件,就是以上言论的一个例证。对博客的管理者来说,托管着这样自由得看不到边界的博客,“也是战战兢兢。压力很大。”新浪博客频道的一位管理人员说。

  “以后我绝不再写博客。如果再有这种互动平台,我可能还会用,但一定要用会员制。”高晓松说。离开前,他在博客上发表了最后三封信,用告别青春的笔调这样告别博客:你们让我快乐,也让我难过;让我放歌,也让我沉默;别怪我。(本刊记者唐磊、孙冉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陈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