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赴台游,合力便可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1:01 南方网
  南方网 亦菲

  作为大陆赠台胞15份“大礼”之一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于4月16日正式公布了。这既是去年四五月间连宋大陆之行的成果深化,也是对此次国共两岸经贸论坛的回应,更是两岸人民两岸业界共同愿景。人们看到,当大陆赴台游管理办法甫公布,顷刻间在华夏大地涌起了台湾游热浪。来自台岛的消息称,台当局有关部门日前举行会议,讨论大陆居民赴台观光的准备情况。据悉,台湾有关部门已研拟了两岸旅游业者合作的“合同模板”,台当局“陆委会”也初步同意,这段期

间,开放大陆旅游业者组团赴台考察,但却规定具有官员身份的人数不能超过团员的一半。(见中国台湾网2006年4月19日消息)尽管台当局对大陆赴台游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门槛,但总算开掣,赴台游有望得到落实。

  其实,大陆居民赴台游已成了一种态势。仅南方的广州而言,广东中旅、国旅假期、广之旅、南湖国旅等广东著名旅游机构已跃跃欲试,展开预约报名业务,接受市民提前预订。据悉,广州已有超过5000人预订台湾游;有的大型旅行社已将“港澳部”扩大为“港澳台部”,并应台湾旅游业界的数度邀请,派员前往台湾考察,精心设计数种旅游产品等等。(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2006年4月17日消息)据上海旅行社传出的消息,不少上海人排队等着“挂号”到台湾旅游,其中一家旅行社表示,目前登记的旅客如果每天能走一个团,按30人计算的话,至少也要1到2个月才能走完。

  而台岛旅游业界似乎“情更迫”。台湾旅行公会初步统计,大陆居民赴台,每年至少可为台湾创造约200亿台币的产值。而台湾地区大型观光饭店也掀起一阵扩建热。至于日月潭、阿里山、台北故宫、金融大厦等正在进行周密规划,以迎接大陆旅客。(见《法制日报》2006年4月17日)

  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个大陆赴台游,撩动的是两岸同胞,跃动的是两岸旅游观光业界。而今,称得上万事俱备。

  其实,赴台游已等了许久。2005年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授权宣布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消息后,才半个来月,国家旅游局就于2005年5月20日正式公布:本着“三个原则”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并表示,已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希望海峡两岸相互合作,尽早启动大陆居民赴台的磋商工作。人们看到,对大陆这个彰显善意的决定,台当局当天尽管表示“基本欢迎“,却同时设置限制:人数每日1000人;时间最多停留10天。而台湾的“交通部”、“大陆委”原先规划的时间最长为7天。(见人民网2005年5月20日电)

  众所周知,在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当局是“左限右限”的。2001年,台当局尽管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却又“独出心裁”将大陆居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大陆居民;第二类是出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陆居民;第三类是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定居的大陆居民,并先开放所谓第三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其后于2002年5月1日开放所谓第二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只是2005年4月26日起连宋先后大陆之行,大陆出于支持台岛第三产业的善意,及两岸同胞互相交流的民意压力才作出设限下的同意开放大陆百姓赴台旅游的回应。其实,大陆方面言行一致,早在1979年起就全面开放,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前来大陆。截至2004年,台同胞来大陆人数累计达到3387万人次。

  台湾旅游观光界反映,近年来为着赴台旅游,不少大陆居民不得不通过迂回,绕圈子的办法,即通过香港、泰国、东南亚地区再转台,浪费了太多成本。可见,赴台游,摆在眼前的不是要费什么大劲,而只添点“力”便可游。

  此“力”就是“合力”,要顺水推舟合力推进赴台游。合力很简单,大陆放行,台岛放掣便可大功告成。此“力”也是“拆力”,就是拆掉人为“藩篱”。而今,不要说血浓于水的两岸同胞进行相向旅游,就是其他国家公民之间的来往观光,都已成了习以为常。对大陆旅游左一个设限,右一个抬高门槛,制肘的是台湾经济,于台观光业放毫无裨益。拆掉这个藩篱,不但挽救台已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台岛经济,同时也密切了两岸同胞的感情。而今,拆“藩篱”之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已成了主流民意。此“拆力”关键是拆掉“台独”。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共两岸经贸论坛讲话中谈到,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才能消除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见新华社2006年4月16日电)这是一针见血之言。其实,连参加国共两岸经贸论坛的台商们都纷纷反映,大陆赴台游,台当局之所以迟迟未开掣,根子在那个“台湾主体”、“一边一国”情结。一旦拆掉这个“负累”,那么,赴台游就可以大行其道,创造旅游观光业的好收成,也有力地促进台岛经济摆脱困境。

  可见,赴台游,合力便可游是句大实话。(编辑:东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