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陶行知与南京平民教育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4:26 青年时讯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平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温总理的话让我们想起了先贤的平民教育思想。

  1903年,蔡元培首先提出“平民教育”,但实行起来举步维艰。1923年至1926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南京“平民教育运动”则搞得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南京平民学校如雨后春笋

  1923年6月20日,陶行知、朱其慧、蒋维桥、王伯秋等在南京成立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由王伯秋任主任,募得经费15000元,起初在南京办两男校一女校3所实验平民学校,每校50人。实验女校学生只读了个把月的千字课,就能唱起整齐动听的《尽力中华歌》。至8月5日,增至11所、学生千余人。联合开学时,各地来宾参观者千余人。到12月,平民学校达到126所、学生超过5000人。经拍摄教学影片后震动全国,前来观摩者络绎不绝。

  陶行知与南京教育行政当局及教育界人士议定,每一区立学校负责开办一所以上的平民学校,并亲自到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演讲,促进开办平民学校,还召开南京60多人私塾教育会议,号召用《平民千字课》代替《百家姓》、《三字经》,实行平民教育。这年12月22日,江苏60多个县齐响应,纷纷开办平民教育。安徽公学副校长姚文采、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的夫人,以及郑晓沧、陆志韦、徐则陵、廖茂如、陈鹤琴等一批教授,甚至要求让家属仆役学习《平民千字课》,陶行知住成贤学舍,有斋夫、厨子8人也天天学《平民千字课》。一时间,南京成为平民学员最多的城市,学员人数占到总人口的1/4。陶行知说:“普及平民教育决定着国家的强大。如果使占人口85%%的文盲都能认识千字,就可使国民精神振作起来”。

  连环教学法与平民读书处

  许多店员、工人、仆役因事务忙,去不了平民学校,陶行知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陶行知编好第一册《千字课》后,他8岁的儿子桃红要了一本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5岁的弟弟小桃非要哥哥教他读。桃红读一课,就教弟弟一课,小桃非居然跟着哥哥很快学会了第一册课本。陶行知发现了这一有趣的方法——识字的可以教不识字的;学完一课,教别人一课。他将其命名为“连环教学法”并予以推广,结果解决了师范生教员不足的困难。在南昌,陶行知见桂老先生建立有“平民读书处”,觉得是一种好方法,立即在南京动员栖霞寺慧空法师建立“平民读书处”,教僧人、农民读书。在北京,陶行知同样动员熊希龄在公馆办“平民读书处”,陶行知自己也在北京住处办起了“笑山平民读书处”。接着,胡适家开办了“望祖平民读书处”,梁启超在北海松坡图书馆开办了“松坡平民读书处”,蒋梦麟家开办了“三径平民读书处”,一个月内北京成立了100多处“平民读书处”,各处的家属、仆役、邻居都就近到“读书处”读书识字学文化。陶行知的妹妹陶文渼在南京女子学校办平民学校试验班,女学员学了3个月,就有20多人能给文渼写情真意切感人的书信。

  陶行知着意平民化科学化

  在全国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中,长时间西装革履的留洋先生陶行知越来越着意平民化。他特意买了中式棉袄、布套裤和一顶瓜皮帽穿戴起来。他说,过去“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把我向外国贵族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醒的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道路上奔流而来了”。

  陶行知要求平民教学方法力求平民化、科学化。1923年安徽公学在南京登隆巷开学,校长陶行知指导“学生自治会”开办平民夜校,招收水西门、朝天宫一带贫民80多人,首次上课时陶行知就作了示范教学。他还总结听课心得,要求平民教育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由浅入深,“要让学员学得开心,不可令人难堪”。

  到1925年,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平民教育,广开平民学校和平民读书处。安庆举行1.7万人平民教育大游行;南昌监狱犯人上课学习《千字课》;内蒙古平民教育先锋队奔赴草原给牧民上课;安徽教育厅厅长下令,不跟陶行知学《千字课》者不得在本厅干事;芜湖道尹通令皖南23县,派人在城门口拿四册《千字课》检查入城者,不会读则罚缴铜板,再次不会读,则重罚。

  1924年,恽代英撰文赞赏陶行知:“我以为最好的农村运动,仍是平民教育。”又写信给毛泽东:“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去搞一搞。”平民教育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党的一代领导人。

  摘编自《金陵瞭望》于曰良/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