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5:20 南方周末

  

“大事件”

  1989年,徐步高(圈中微笑者)参加义勇军训练资料图片

  

“大事件”

  徐步高亲友去案发现场拜祭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由珊珊

  整个2005年,香港仅发生8起涉枪犯罪,但上月,这种平静被猝然打破:警察射杀警察———围绕这一活生生的“大事件”,一场信息的博弈也随之展开,警方、媒体、公众、政界均被卷入其中。

  案发现场,记者与警察争分夺秒

  就像一部警匪片的开始。2006年3月17日凌晨,一串枪响打破了香港尖沙嘴夜的宁静,枪声断续、急促,前后持续约30秒。

  有“大事件”发生了。

  广东道和柯士甸道交界处附近的许多居民,从梦中惊醒。有人立刻摸到电话报警,有人继续躺在床上等待。5分钟后,几乎所有醒着的人都听到了尖锐的警笛一路高叫而来,连绵不绝。

  凌晨1时15分。

  不需要市民的报警电话,香港警方已知道发生了枪击事件。

  “Openfire!(枪击)救命!”微弱的呼救声,透过警用对讲机,经警察通讯电台传到了所有值更警察耳中。是夜,香港警方正在尖沙嘴地区展开“风管”行动,旨在堵截三合会的非法收入来源,打击包括色情活动、非法赌博、贩毒、制造及贩卖色情及盗版光盘等犯罪行为。

  彼时,香港当地的主要媒体大多派出记者跟随警队采访,也得以在第一时间获悉枪战的消息。

  尖沙嘴警署警长黄正强是最先赶到现场的警察之一。地下隧道里,三人横卧在血泊之中,其中两人身着警服。事后证实,他们分别是当夜着警服巡逻的尖沙嘴警署警员冼家强和曾国恒。

  黄正强和同事忙着查看伤亡情况。据说当时曾国恒一息尚存,张着口却不能言,身体不停抽搐,鲜血和脑浆不断溢出。十分钟后,曾国恒停止了呼吸。这一幕,让黄正强泪流不止。

  第一批记者几乎与警方同时赶到,他们迅速抢占最佳位置,观察现场情况,转瞬间,相机的快门声已响成一片。

  滚动出报,案情报道不断更新

  此时,已经过了《星岛日报》当天的截稿时限,但在获知枪案信息后,助理总编辑邓光杰和总采访主任郑炳华立刻决定更换头版。

  《苹果日报》为了抢到首发,现场记者通过电话描述所见情形,然后由编辑部直接成稿。从新稿上版到报纸付印,用了不到1个小时。该报当日报道标题为“隧道截查,悍匪发难,两警中枪命危”。当时的《苹果日报》显然并不知道那个悍匪其实也是警察。

  很快,就有报社记者打探出隧道中的所谓悍匪原来也是警察。《东方日报》更是挖出独家猛料———便衣警员使用的枪,就是5年前被枪杀的警员梁成恩的佩枪。

  于是,17日晨的香港各大报纸的头条毫无例外都是尖沙嘴枪杀案。标题耸人听闻,并各尽其力,各显神通,力求描述生动详尽。当日的电视、广播新闻中,也无一例外地都以尖沙嘴枪案为头条、重点。

  为了让更新的消息迅速见报,《苹果日报》等报采用了滚动出版的方法。一旦有了新消息,立即重新印刷头版,尽快送到报摊。至于电视、电台新闻,更是随时推陈出新。于是乎,一日之间,消息传遍香港大街小巷。

  求解疑窦,媒体与警方的博弈

  香港警方此次表现出的危机反应能力不俗。案发不到2个小时,香港警方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案情,香港警务处处长李明逵委婉证实媒体已经了解到的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香港记者在事后分析说:“可能因为事情太大,又都牵涉警察内部人员,如果不召开新闻发布会,恐怕交代不过去。再说,即使警方不承认杀人疑凶是警察,记者也有办法查出来。事实上,记者已经查出来了。与其被媒体曝光,不如自己先讲。”

  但当夜的新闻发布会后,警方再不肯透露更多内情。记者了解更多内情的希望很快就被警方的沉默扑灭。

  据称,香港警方连夜调动200多名警察,在现场及疑凶住所以及所有可能涉及此案的场地展开大搜查,获得大批资料。案件很快移交给香港警方有组织犯罪及三合会调查课(俗称O记)负责。除了O记探员外,即使警方内部人员,也对案情进展不甚了解。

  惟一确凿的消息是,疑凶乃东涌警署的休班警员徐步高。但事件本身存在的诸多疑点,尚无一解开。

  读者在不停问,为什么?为什么?

  记者在不停问,为什么?为什么?

  甚至许多警察也在不停问,为什么?为什么?

  没有答案。《星岛日报》总采访主任郑炳华说:“越不想让人知道,人就越想知道。所有人的好奇心就被这样勾引起来了。”

  这是一场警方和媒体之间常见的博弈。警方总是力图把结论简单化;媒体总下意识地引领看客心理进入阴谋论,期望真相是简单结论后的悬疑大片。

  惊讶之余,也有市民表示惊恐。距枪案现场不远,一个卖报的摊贩跟记者感叹,“谁还敢走那个隧道啊?我就住在附近,再也不敢往那里走。连警察都杀人了,安全还有什么保障?”

  传言上市,媒体占了警方上风

  警方保持缄默,媒体就占了上风。

  从3月18日起,关于枪杀案如同亲临现场的描述、对徐步高本人的报道和他作案动机的纷纭猜测开始见诸报端。各类传言、猜测借助媒体进入市面之时,谜团更加扑朔迷离。

  3月18日,《星岛日报》相关报道的标题为“案中案,遭轰毙,一支失枪四条命警杀同胞,涉梁成恩血案”;《苹果日报》的标题为“藏凶枪五年,警队竟不知,曾荫权承诺彻查真相”。

  多家报纸指出,案发当晚,有人驾驶一部摩托车到尖沙嘴警署查看警员巡逻交班表,但无法证实驾驶该部摩托车的为何人;同时不能解释徐步高为何要“以一敌二”并选择在警察大规模行动当日下手,于是不排除有第四人涉案可能。

  3月19日,《南华早报》爆出“可靠消息”,徐步高犯案和警察内部非法赌球有关,称警方在徐步高银行户口查到巨额存款。香港媒体人士分析认为,几年前香港警方曾对内部非法赌球现象进行彻查,但因牵涉面太广而不了了之。所以警方内部有人猜测可能徐步高的巨额存款和赌球有关。

  3月20日,《苹果日报》的报道透露,徐步高与曾国恒曾于9年前结怨,故而徐步高杀曾国恒不排除有报复可能。同时,也有媒体说,徐步高与5年前被杀害的警察梁成恩曾同期驻守过同一警署,因不得提升而心怀不满,杀害同僚。

  据香港报业人士介绍,对此案的报道让本港报纸的销量增加不少。

  警察赌球、结怨、自相残杀、抢枪、抢银行等种种说法充斥街闻巷议。更有市民在博客里直呼:“香港治安怎么到了这样的地步?兵都是贼,谁来保护手无寸铁的市民?”警务处长李明逵承认:“这件事对警队是好大的打击。”

  平息传言,警方二度发布新闻

  为平息众说纷纭,防止更加不利于香港警队的言论出现,3月20日,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李家超就此事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李家超首次公布警方推测的事件发生过程:

  值班巡警曾国恒和冼家强凌晨1时11分在隧道签到簿签字后,到达隧道口一处楼梯时,突然被徐步高开枪袭击。徐先开一枪打中曾国恒左脸颊,又开两枪分别打中冼家强脸部和腿部。冼家强和徐步高有过近身搏斗,开过两枪,均虚发。中枪后的曾国恒开了五枪,枪枪命中徐步高,终将徐步高击毙。曾国恒在仅存最后一丝意志时,把佩枪收回了枪套,显是防止被抢。受伤的冼家强用随身对讲机呼叫救援。

  李家超指出,有证据显示徐步高是蓄谋抢枪,与被袭击的两位警员并不认识。同时,李家超还证实,案发现场发现一部客货车及一部摩托车,均为徐步高一人驾驶,现场并无第四人。

  李家超还承认,徐步高并涉嫌另外两起案件:2001年3月14日,警员梁成恩接到虚假噪音投诉,前往处理时遭袭击,被抢去佩枪,近距离中5枪身亡。警枪及装有6发子弹的快速上弹器同时丢失;同年12月5日,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遇打劫,凶徒开了3枪,杀害一名巴基斯坦籍护卫,并抢去50万元现金。事后警方发现,杀死护卫的枪,就是梁成恩所失警枪。而这次,李家超证实,徐步高所用的枪,还是这支已涉及两单命案的“鬼枪”。

  李家超声称,如果徐步高仍在世,警方已有足够证据就三个案件对他作出起诉。

  嫌犯遗孀:请勿雪上加霜

  新闻发布会后,警方对此案的言之凿凿把市民和媒体的热情迅速推到最高潮。关注此案的焦点开始一分为三:其一是事件仍未得到解答的诸多疑点;其二,是对“警魔”徐步高的更深挖掘;其三,是对英雄曾国恒的缅怀赞颂。

  由于警方的守口如瓶,媒体的触角更多伸往相对容易的徐步高个人故事上。接下来的几日,徐步高的家人、朋友、同事、邻居,甚至女儿的补习老师、曾参加旅行团的导游等等,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成为传媒的采访对象。在铺天盖地的报道“轰炸”后,有记者甚至打算到徐步高的老家福建再挖掘新鲜内容。

  更有媒体请了面相专家、笔迹专家、心理学家,从徐步高的面相、字迹、行为活动分析他的心理、性格和作案动机。

  徐步高被发现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好同事,但性格孤傲。他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警员学校,2000年他3次参加升级考试,在2105名考生中以68分名列第二,随后还曾接受警方内部刊物《警声》的访问。可上司认为其性格有缺陷而拒绝推荐他升职。

  各媒体的报道中,徐步高的名字前面更多地被冠以“警魔”、“杀人狂魔”、“双面狂魔”等称号。在雅虎网站“雅虎香港”的首页热门搜寻排行榜中,徐步高三字,成为搜索热门。

  3月25日晚,亚洲电视台不顾众多反对声音,播出《徐步高事件实录》,内有徐步高夫妇曾经参加《百万富翁》节目的镜头。虽然徐步高妻子曾公开表示,电视台的行为是“在伤口上撒盐”,也有市民指责电视台“发死人财”,但该节目当晚收视率陡升,不少有电视的商场和饭馆因此吸引了大批游人及食客观看。当电视画面播出徐步高答问题时,观众交头接耳讨论,有人甚至从画面中评论徐步高的目光,各做分析。

  3月27日,徐步高遗孀发表声明,指生活正处十分艰难的时候,希望传媒给她及家人留一点空间,以免令她们感到生活雪上加霜:“尖沙咀(嘴)枪击案令我痛失丈夫,幼女痛失父亲,我的奶奶(注:婆婆)痛失儿子。……事件真相日后会有分晓。我当会将我及家人所认识的徐步高透过法律程序向公众交代。”“事情发生后,我已成为家庭的惟一支柱,在精神及经济上都要照顾老幼,但是大批传媒朋友连日不断到我的住所及工作地点采访,对我造成更沉重打击,亦为我的家人及同事带来极大困扰及不便。”“我现在恳请各位传媒朋友,给我与家人留一点空间,在这段十分艰难的时间不要再为我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多谢!徐步高太太及家人敬上。”

  市民们一边对徐步高保持好奇,一边也开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曾国恒的赞美。

  案发后几日间,许多市民携带鲜花水果等祭品到枪杀案发生的隧道现场悼念曾国恒;有家长带孩子到案发地点向曾国恒致敬,并教育孩子长大后学习曾国恒的英勇;还有和尚及佛教信徒到场为两名中枪死者超度。警方的高级指挥官也曾到场,向英勇殉职的英雄献花敬礼。

  质疑声起,压力笼罩警方

  也许是该案太过曲折迷离,有市民不由得联想到了香港常见的警匪电影。在隧道内,除了摆放花篮和燃点香烛外,还有人放了电影《无间道》两名男主角刘德华及梁朝伟的造型海报。有市民公开表示,怀疑有《无间道》中的“刘德华”潜伏警队内部。

  对案件的猜测并未停止。李家超的新闻发布会第二日,就有媒体报道,警方发现一本徐步高日记,内记载他的心理活动,及一些政要的活动路线和资料。相信徐步高抢夺警枪,可能是要对某些富豪甚至政要不利。

  同时,媒体也开始质疑警方,2001年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劫案后,警方就已怀疑是警队内部人士所为,并对2000多名警员展开调查。但为何徐步高竟被排在了调查名单之外?

  《东方日报》的“东方报业民意调查中心”用电话抽样访问显示,四成香港市民认为警方公开的枪击案资料不足,剥夺公众知情权。此外,还有过半受访市民认为警方隐瞒了枪击案一些事实。从调查结果看,公众对警方封锁如此重大案件的消息,十分不满,怀疑警方为了自己利益,在公布案情时有所隐瞒,甚至公开说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巴司机就曾站在丽城花园恒生银行门口对记者说:“没人知道当年抢银行的人究竟是不是徐步高。现在他死了,就说都是他做的,因为死无对证啊!”

  在普遍质疑声中,警方面临越来越大的侦破压力。

  对于警方的缄默,媒体们颇有抱怨。《星岛日报》的记者就感叹:表面上看,警方是开放的,但其实他们太过封闭,什么都不想让媒体知道。以前发生凶杀案,警方发言人也会接受媒体采访,公开回答一些问题,透露掌握的细节。但这次,由于牵涉警方内部人员,他们守口如瓶。

  独立调查,防止警方隐瞒

  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防止警方自我调查隐瞒情况的呼声越来越高。

  媒体的怀疑论带起的民情汹涌,终会触动立法会议员的触觉,香港政界开始介入。

  实际上,枪杀案刚发生,香港官方就已高度重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案发当天,就亲自到医院探望受伤警员冼家强。香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涂谨申也呼吁警方,促进案件侦破,并加强警队内部管理。

  3月底,香港警方再次公开表态,将完成调查报告,呈交死因庭处理。据了解,由于涉案疑犯已死亡,根据法律规定,可召开死因庭,由死因裁判官主持,调查清楚事件的原由和责任,死因庭并不宣判刑罚。

  涂谨申公开表示,市民希望知道徐步高案件的真相,但案件仍有诸多传闻和疑点,警方迟迟不给予明确答案。若死因裁判官的调查也只能通过警方进行,其实质仍是警方内部调查,市民很容易质疑其可信度。所以倡导独立调查。

  3月29日,香港保安局承诺,将在4月7日的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交代尖沙嘴杀警抢枪案。《星岛日报》的消息称,警方对杀警抢枪案的调查已接近完成,现正撰写有关调查报告,稍后会将报告呈交死因裁判官。

  议会激辩,议员拂袖而去

  4月7日下午,如警方此前所承诺,为正式回应立法会议员的疑问,警方高级官员包括李家超出席了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警方正式表示,目前阶段,不需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警方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调查此案。

  有当地媒体人士跟记者介绍,其实议员未必对案件有兴趣,而是因为民情涌动,才出来说话。4月7日下午的会议上,议员们也的确动辄说,市民想知道什么什么。

  各议员和警方在此问题上的冲突,也在会上表露无遗。几乎每位议员都凭借手中的报纸文章提出疑问。究竟徐步高是否涉及非法赌球?警方是否有证据证明徐步高懂得左、右手开枪,以印证他涉嫌杀死警员梁成恩及丽城花园恒生银行的巴籍护卫?除了梁成恩的枪,警方还有什么证据证明三件杀人案都是徐步高一人所为?徐步高如何一人驾驶尖沙嘴枪杀案现场附近发现的两部车辆?徐步高抢枪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当时当地下手?等等。

  对于议员关于案件的问题,李家超一律以“即将召开死因庭,根据法律不得泄露案件细节影响死因聆讯”为由拒绝回答。

  这就如同一场文字游戏。

  为从李家超口中获知哪怕一点点信息,众议员不断更换字眼,变换问题,以求把李家超逼到无可回避处。李家超也非常谨慎选择答案,不时咨询身边的法律顾问,严防死守,绝不松口。

  有议员提出:“梁成恩和徐步高均已死亡,警方如何得知二人生前互不认识?”

  李家超答:“调查每日都获得新进展,也有新资料汇集。”

  议员再问:“那根据警方截止到4月7日为止的证据,梁成恩和徐步高究竟是否认识?”

  李家超答:“细节问题,不能透露。”

  议员再度逼问:“我们并不要求知道细节。但是你在(3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他们不认识。我们想知道,随着证据的收集,这一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李家超被迫答:“目前无资料显示他们事前认识。但我们还在寻找,看他们在工作方面有无接触。”

  议员又追问:“那意思就是,他们有可能在工作上有过接触,其实是认识的?”

  李家超再次以不能透露细节为由,拒绝回答。

  李家超更多地只是否认此前媒体的一些猜测性报道,同时澄清徐步高银行存款只有数十万元,收入并无可疑之处。

  由于警方坚拒透露任何案件进展,有议员在会议中途拂袖而去,临走时说:“现在大家都很困惑,但警方执意隐瞒。从案件一发生,警方就认定徐步高是杀人犯,杀了3个人,但不给我们出示任何证据。现在全香港的人都知道徐步高杀人,难道这不正在影响着死因裁判官的判断?死因裁判官自己也会读报纸,看电视的!”

  争夺渐弱,一切皆有时效

  4月4日,曾国恒隆重出殡。许多市民拥到路旁为曾国恒送行。曾国恒的光荣牺牲,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徐步高给警方带来的负面效应。

  葬礼按香港警队的最高荣誉礼仪进行,遗体安葬到香港专为殉职公务员所修建的墓地浩园。为保证丧礼的顺利举行,此前一天,逾百名香港警员及仪仗队队员进行了4次彩排。

  据传,徐步高家人本打算在同一天为他举灵,因和曾国恒撞日,不得不改期进行。如果死因庭判定徐步高罪行成立,他将被剥夺一切警员抚恤。

  围绕此案,香港媒体报道警方调查的新发现是:三名当事人被疑有言语交流,徐步高可能设了“诱警靠近”的求助局,并袭警抢枪,最后变成警杀警案。《苹果日报》的林记者把曾国恒的葬礼视为尖沙嘴枪杀案的一个节点。“过了葬礼,就没什么可报道的了,大家也不想再看关于这件事的东西了。还有什么可写的呢?”他直言不讳地说。剩下的,就是等死因庭的最后裁决。

  就在此时,另一个事件迅速转移了公众和媒体对于警方的注意力。

  去年7月,警员朱振国被可疑男子以水果刀插入颈部造成重伤,朱振国穷追40多米才不支倒地,后因流血过多造成脑疾,全身瘫痪。正当大家都沉溺于徐步高案时,朱振国的母亲突然通过传媒呼吁,悼念曾国恒,慰问冼家强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同样因公负伤的朱振国。

  朱振国,可以被视为警界又一英雄,足以和曾国恒一样,再一次挽回些许香港警方因徐步高而受损的形象。于是,香港警界高调处理此事,特意邀请北京著名脑科专家凌锋赴港为朱振国会诊。仿佛,警界也反用媒体的手段夺回失地。

  一连几天,朱振国及其家人,以及北京来的凌锋医生,占据了当地各大报纸的头条位置。而香港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悄悄变化。

  仿佛对真相的好奇,也是有时效的。(P115810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