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学位服”不应承载太多文化包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6:31 国际在线

  作者:张若渔

  连日来,一套“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天汉网等论坛流传,让许多网友“心痒痒”,觉得设计方案好漂亮,希望毕业时能穿上“中国式学位服”。网友“溪山琴况”向教育部等教育界人士发出倡议,公布中国式学位服服饰倡议、设计和学位授予礼仪方案,以求得到重视。(见《信息时报》4月20日)

  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倡议。满大街的西装革履、吊带裙,网友们视而不见;引入西方的法袍、律师袍,网友们欢欣鼓舞。然而,为什么他们单单对“西式学位服”耿耿于怀?仅仅因为“中式学位服”漂亮显然并不足以解释网友们的行为,而在我看来,在这种对待服饰文化的多重标准的背后,潜藏着一种针对不同社会领域区别对待着装的认知策略,或者说,是基于一种制度优劣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策略。

  西装革履、吊带裙对应的是世俗生活领域,法袍、律师袍对应的是法律领域,学位服则对应的是文化领域。对于前两者,与其说是网友们文化宽容的体现,毋宁说是他们臣服于西方在这两个领域内的优势,并且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比肩而立,赢得更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更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同理,网友们对“中式学位服”的迷恋,与其说是对“西式学位服”的对抗,不如说是对这种服装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对抗。网友们承认西方在世俗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比较优势,但显然,他们并不承认,中国文化领域相较于西方文化也是处于劣势的,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厚重的中国文化远强于西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学位服沿用西方模式,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如何看待这种“中国文化强势论”?我想,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如果这种情绪是基于一种文化自豪感的话,那无疑是无可厚非的。但凡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使之发扬光大,尤其是在西方文化无所不在的今天,这种文化自豪感更显出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如果这种情绪是基于一种偏执的“文化沙文主义”,那就是不可取的。文化是没有高低等级之分的,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厚此薄彼,拒斥另一种文化。

  行文至此,关于中国人是穿“西式学位服”还是穿“中式学位服”的问题其实已有了答案。学位服只是一个符号,穿“中式学位服”并不代表中华文化优越,穿“西式学位服”也并不代表西方文化颠覆了中华文化。至于到底该穿哪一种服装,要看传统文化,也要看国际惯例。其实穿哪一种衣服都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千万不要在学位服上寄托太多的个人情绪和文化包袱,这并无助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成熟。

  

  审稿:刘恩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