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官员的“魅力”从哪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2:3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调任他职,是再平常不过的干部调动。但最近梁卫国、沈卫国两位官员的职务变动,却引发了网上的热评和群众的牵挂。

  4月18日,芜湖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接受沈卫国辞去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报芜湖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这一信息在当地媒体刊出后,立即引发政府网站“市民论坛”的网上热评。截至昨晚7时,已有30余位网友留言,并有近三千人浏

览了相关主题。

  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于这位“亲民市长”的感谢与尊敬,网友“江畔牛哥”写道,离别之时倍感此情珍贵,在芜湖三年,沈卫国先生和众多的芜湖人找到了共同的感觉,借用小范的一句台词,“哎呀,大哥,缘分啦!”而网友“深海之蓝”则跟贴写道:在这三年中,你给我的样子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市长,三年中我见过你三次,每次见到你,发现最特别的是你头上的白头发是一次比一次多。网友“镜湖微澜”用一段顺口溜表达了他对于沈的认识:“三年不长,可圈可点,任期虽短,形象颇佳。”

  在此之前十天,宿州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松林在会上宣布省委关于宿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职务调整的决定:梁卫国同志不再担任宿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调出另有任用。当天上午,许多群众自发来到宿州市政府大院,欢送在宿州工作了五年的梁卫国书记。在“西祠胡同”论坛里,一位网友就说起一个细节: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梁书记坐着一辆旧吉普车来到一个道路施工工地,和民工兄弟握手、聊天,当时我就在旁边!

  省委党校政策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专家汪兴福副教授认为,权力其实分为两种:硬权力和软权力。前者是指凭借个人职务所获得的强制性认同,而后者则是地方官员凭借个人的实干精神、亲民作风所赢得的非强制性认同,“后者往往被一些官员所忽视,其实这一点恰恰是值得许多人深思的”。

  汪兴福副教授告诉记者,许多地方官员任职一方,可能也很想干点事,但其最终能否赢得老百姓的肯定,关键还是看其出发点是否注意了与百姓需求的“契合”,“只有给老百姓办实事的,才能算是好官”。就像合肥市开展的“大拆违”,尽管也有反对的声音,但这符合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在整体上,政府官员是获得肯定的”。

  两官员低调回应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可说的。”昨天上午,正在收拾行李的沈卫国婉言谢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沈卫国显然已经看到了芜湖市政府网站“市民心声”论坛上的市民留言。他一再地告诉记者,他在芜湖所做的一些工作,都是作为一位政府市长该做的,“不值得说”。他表示,许多事情现在不慌着评价,应该给后人更多的空间。

  据网友“xj5678”在网上留言,在4月17日上午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沈卫国作了简短的表态性发言:我将继续为芜湖发展服务。

  在即将离开宿州之际,梁卫国也发表了充满激情但非常低调的讲话。他说,宿州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市委集体正确决策的结果。

  对于牵挂他的许多群众,梁卫国则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在宿州工作的五年,宿州人民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让我明白了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如何为老百姓做官,“这一切都让我受益匪浅,成为我为人民奋发工作的不竭动力”。

  本报首席记者 章玉政

  “魅力”应化为机制

  在安徽,像梁卫国、沈卫国这样的“魅力官员”并不少见。

  “魅力官员”之所以赢得群众的肯定,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格光彩、为官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个性”的色彩。

  “魅力官员”并不是十全十美,但他们通过在施政过程中的努力,让普通群众感受到了公共管理的真正内核———为人民服务。这种公共管理理念,应该内化到每一位执政者的“灵魂深处”。这可能也是“魅力官员”出现的最大价值。

  如何让这种个性变成一种共性?恐怕最重要的是在于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让那些懂得并且能够给百姓办实事的人有施展才能的空间,让那些不能真正履行自身职责的人“回家卖红薯”。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这实际上就是一次“灵魂革命”、一次“行动革命”。革命的内容之一似也应包含这种“魅力”的内核传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