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鹏城张开自主创新的翅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5:49 深圳商报

  经济日报昨日用3个整版集中推出“深圳自主创新主要经验深度调研”——

  鹏城张开自主创新的翅膀

  编者按

  《经济日报》昨日用3个整版集中推出“张开自主创新的翅膀——深圳自主创新主要经验深度调研”,并配发了相关评论。报告全面介绍了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主要措施和做法,对深圳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本报今日对该报告进行摘编并开辟专版,聚焦深圳企业探寻自主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型企业群雄竞起

  谁都知道深圳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任正非、侯为贵、马化腾、麦伯良……然而在深圳,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之外,还能信手拈来一大批令国际同行都不敢小觑的企业家;除了一些已广为人知的大中型创新企业,还活跃着大规模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正是成片成批出现的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使得深圳的自主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喜人势头。这正是深圳带给今日自主创新之中国最大的惊喜和欣慰。

  走在美丽的深南大道上,科技园、高交会馆、赛格电子广场一一映入眼帘,这座城市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就像街头那缤纷的杜鹃花,绚丽多彩,在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日前一家知名的投资机构在考察调研后作出判断,深圳这几年至少将出现10家产值过100亿元的本土高新技术企业。

  一位科技部领导在深圳调查后感言:“在深圳的突出感觉是‘四个密集’:创新型人才密集、创新型企业密集、创新型产业密集和创新型知识产权密集。”这“四个密集”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企业真正成为了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才使得高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产业化。

  在深圳,“四个90%”已被人们广为引用: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用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的话概括就是,以企业为主体来搞技术创新是深圳实践的一条核心经验。

  让创新要素从“无”到“有”

  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逼人的活力,从各个角落发散出来,让人激动和振奋,也让人探询和深思:是什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来这里创业、寻梦?是什么成就了一片又一片企业在这里创新、发展?为什么深圳能够在全国率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什么深圳能够在自身科技资源薄弱的条件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一语道破原委:“关键是市场机制。”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较早地认识到,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只是创新要素,决定要素向哪里聚集、在哪里发生作用的,是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基于这种认识,深圳市努力通过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使得自主创新活动规避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是国内最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自主创新的城市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深圳相继发展了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电子配套市场等创新要素市场,并且形成了以担保、风险投资、技术成果交易、评估、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用人制度改革,深圳最早形成了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创新、创造的活力;通过要素市场改革,创新企业得以按照市场规律便捷地配置创新资源;通过投融资制度的改革,深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资金链。

  法规从“无”到“有”,适应着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制定;要素从“无”到“有”,顺应着市场发展的要求而集聚。

  于是,这个本来资源缺乏的地方,成了资源高地;这个本来人才匮乏的地方,成了人才富矿;这个本来创新不足的地方,成了创新乐园。制度创新所形成的市场机制使深圳具备了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配置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条件,这是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能够在深圳成批成片涌现的根本原因。

  让产学研结合化“虚”为“实”

  1999年9月10日,深圳正式设立了虚拟大学园。园内目前有院校43所,包括清华、北大、哈工大等34所国家名校,另外有“三大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在这里都有基地,还有5所香港院校及一所法国里昂大学。

  集成这么多院校办大学科技园,正是深圳探索产学研如何有效结合的一个模式创新,在全国是第一个。按照传统的做法,北大科技园是北京大学自己的,清华科技园是清华大学自己的,一般都建在学校周边,但深圳把它们在千里之外整合到了一起,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扎堆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园内共建立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孵化”科技企业276家、转化科研成果217项;共设立各类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72个,这些研发中心跟企业联合攻关课题总计120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拟大学园把“实验室经济”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孵化器”,以企业方式来运作现代化实验室,解决了自主创新中的“知识技术化”问题,形成了既有潜力、又有活力的“实验室经济”。

  深圳巧借市场之手,完成了产学研的无缝对接。虚拟大学园实现了深圳市场资源和各高校技术资源与人才资源的互动。

  “舍得名誉舍得时间舍得投入”

  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要坚持“三个舍得”。第一要“舍得名誉”。由于发展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见效较慢,经济总量的排名在全国一时可能不那么靠前,有些名誉会受到影响,但不能因此就顾虑重重,缩手缩脚。第二要“舍得时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时间,要耐得住寂寞。第三要“舍得投入”。要敢于把过去25年改革开放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自主创新上。

  “三个舍得”换来的是经济社会向自主创新型的转变:深圳产业结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批本土的、高端的,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涌现并形成层次产业结构。

  2005年5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把自主创新写在我们的旗帜上!”深圳自主创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步入200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的“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继续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最佳创新成本平台,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降低创新型企业注册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使深圳成为创新型企业综合营运成本最佳的城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等等。深圳自主创新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从这一步一个脚印不难看出,深圳已从过去依存度大、效率低下的外向型、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成功地走上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道路。(张小国徐立京武力贺浪莎杨阳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