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最新老城控制性规划昨公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8:36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刘泱

  南京老城范围是指外秦淮河、护城河对岸以及玄武湖东北岸为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用地范围为扣除外围水域的区域,面积约43平方公里,其中城墙内面积41平方公里,明城墙围合的这部分老城是南京的核心。根据2000年“五普”人口统计,老城面积占主城面积不到20%,却集中了主城50%以上的人口,65%的就业岗位,80%左右的高层建筑

,这些功能在给老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在改变老城的传统风貌和历史韵味。如何兼顾保护和发展?昨天,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这部最新的《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终于浮出水面,在全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向市民公示。

  A“1+3”商业格局

  说到商业中心,南京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但是,规划却提出,要在提升完善上面三处功能和特色的基础上,再在东部培育一个瑞金路商贸中心,以形成南京老城商贸中心的“1+3”基本格局。

  新街口东西南北功能各异

  记者了解到,新街口中心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空间,形成以四环路为核心区,包括周边发展地区在内的一级商贸中心区,用地约2平方公里。

  在保证功能适度融合的基础上,新街口的东南和西南象限将延续目前为商业零售为主要功能的特征,形成零售商业区;西北象限以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形成宾馆服务区;东北象限向金融商务、综合服务功能发展,形成商务休闲区。

  湖南路夫子庙要“下地”

  未来的湖南路商业街,东段将与玄武门地铁站和国际商城相衔接,西段依托山西路广场,形成湖南路串连两个核心的组合式格局。规划鼓励湖南路开发利用地下的商业空间,并且在路南北各开辟一条平行分流道路,增设停车空间,解决商业和交通混杂的矛盾。

  夫子庙也要向地下要空间。记者获悉,夫子庙中心将强调保持传统特色,中心沿“十里秦淮”进行线状扩容,逐步恢复“十里秦淮”的胜景;另外还要加强建设环夫子庙中心的分流道路,增建停车设施。

  瑞金路成为“第四中心”

  金城集团、电声器材厂……一些大企业的搬迁将为城东的瑞金路腾挪出20多万平方米的黄金地块。在昨天公示的规划中,这些地块的定位也有了着落,即打造为继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后的“第四中心”。

  根据规划,瑞金路商业中心将在现有的金润发超市的基础上向东发展,与511厂的产业升级优化相结合,形成以大型超市、专业店为特色的综合性商业服务、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B 绿地

  记者获悉,老城规划区公共绿地面积为507.7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的11.80%。随着老城规划绿地的逐步建设,老城将基本实现居民步行5分钟(350米)能到达一块便民性基层绿地,步行10分钟(700米)能达到一处大型绿地的目标。

  根据规划,明城墙以及城墙遗迹两侧30米范围内必须为绿地,并且不得新建无关的建筑物。

  另外,规划针对老城内人口稠密的特点,在居住区、道路两侧、街头和公共设施附近,增加了小游园、绿地广场、街头绿地等400多处小块基层绿地,基本消除目前绿地盲区。

  老城内单位大院用地环境良好,规划也会保留这一特征,并且鼓励单位大院改墙透绿,积极向市民开放与共享。

  C 市政和交通

  道路交通面临压力、部分地区配套设施跟不上,是老城区的“通病”。对此《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建140个公交港湾站台

  记者获悉,今后老城区将建140个公交港湾车站。此外规划安排老城与外围地区道路50条,加强与外围地区的联系。在轨道交通方面,规划确定了7条轨道交通线路,安排地上、地下人行过街设施38处。

  完成6大市政基础设施

  供水工程:保留北极阁和西家大塘2座区域增压站,清凉山增压站作为高位水池备用。

  排水工程:规划扩建白鹭洲雨水泵站,增设西家大塘污水提升泵站。

  电力工程:规划新增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3座。

  电信工程:规划电信局所12座,其中新增加电信分局1座,总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6万门。

  燃气工程:燃气主气源为天然气,改造利用原有的中低压二级输配系统,规划天然气中低压调压站共77座。

  消防设施:规划安排消防站9个。其中新增模范马路小型消防站1个,草场门、解放路标准消防站2个。

  D 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尚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利用是这次公示的规划一大亮点。思路也很清晰:将文物古迹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

  记者获悉,经过一番“摸家底”,本次规划又落实了175处区级文保单位和513处非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资源,划定各类保护区84个,老城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合计1000余处。其中新增加了37处近代民国建筑,名人居所1处,古树63棵。不过设计院的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中发现,37处近代民国建筑有3处被拆除,名人居所6处无处寻觅,古树木也少了一棵。

  20条河13座山进保护名单

  记者获悉,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全市将按照“古都格局——环境风貌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点”三个层次建立保护体系。

  “古都格局”指对明城墙、明代宫城、城市轴线河传统街巷以及水系和山体的保护。明城墙两侧15米范围内为核心保护用地,城墙内外15米-100米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明代宫城遗址保护区范围,疏解宫城周边交通,整治城河水体、形成环形绿带,限制明宫城城河两侧建筑高度;保护南唐轴线中华路、明代轴线北安门街——御道街、民国轴线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保护167条传统街巷;将老城内的20条河流、13座山体纳入保护范围,将山水空间开辟成公共绿地(山体和水系保护名单详见A9版)。

  百子亭建“字画书卷街”

  我市酝酿将一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休闲设施,或者社区服务设施,使其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如在百子亭依托傅抱石、徐悲鸿故居建立“字画书卷街”,形成书画展览、收藏、交易等特色街区;在广州路西段以魏源故居、颜鲁公祠、惜阴书院、扫叶楼为依托,形成“石城文化产业带”,为文学、哲学爱好者提供交流和休闲空间。

  “一环、两核、三轴、五片”

  目前,老城中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但是相对分散。规划则按照不同主题、串联历史文化资源,放大历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并且根据老城空间特色资源条件,形成“一环、两核、三轴、五片”的特色空间结构。

  “一环”指代表城市边缘特征的明城墙风光带;“两核”指新街口中心区和湖南路中心区两个代表现代都市文明的城市中心地区;“三轴”指中华路、御道街、中山大道三条代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特征的城市景观轴线;“五片”指五片历史文化旅游地标区,分别是以夫子庙为中心、以秦淮风光带为纽带的城南传统风貌区;总统府——梅园新村和颐和路公馆区两片民国传统风貌区;明故宫和朝天宫两片宫廷文化风貌区。

  城墙和水系勾勒美丽轮廓

  记者看到,规划中还特别提到“边缘特征”这个词。因为老城四周的明城墙以及其周边的秦淮河、玄武湖、是南京独一无二的标志。因此,规划重点保持并且凸现“蓝色的湖、河水——绿色的滨水地带——厚重的明城墙——轮廓有致的现代建筑背景”这个独特的边缘特征。

  另外,还要突显地域标志。重点保护电视塔、狮子山、鸡鸣寺、九华山、中华门、午朝门、商茂大厦等空间地标点和狮子山——小桃园、台城——玄武湖、午朝门——御道街等视线走廊。

  E 住宅

  严格控制老城住宅开发总量是早就提出的思路。这次的规划也在此基础上重申:老城内“退二进三”的企业用地、旧城改造地段以及其他需要转换性质的用地,应该优先满足于发展商贸、文化、办公和都市产业等的需求,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建设少量住宅。

  减少居住用地20.65公顷

  用地优化的重点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道路交通和绿化环境水平。规划总体控制居住用地的总量,努力疏散人口,减少居住用地20.65公顷;加强商业、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增加公共设施用地6.23公顷,增加社区配套设施用地4.47公顷;为改善环境,完善交通。规划增加公共绿地70.77公顷,增加道路广场用地29.2公顷。

  鼓励建低层高品质住宅

  规划还强调,严格控制主要干道沿线、中心区、城市窗口等地区新建住宅;严格控制零星用地开发住宅。

  但是,实在要建的房子,规划提出必须拉开与老城现状住宅之间的档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历史文化资源周边地区和城南地区,鼓励建设兼容传统风格、低层高品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新型住宅。

  F 中小学布局调整

  过去,南京教育设施布点过多强调服务半径,结果造成目前中小学校个数多、规模小,和规模办学的要求相比有一定差距。本此规划重点整合了中小学空间资源,提高用地总量,提高人均校舍用地标准,努力实现中小学生均用地达到南京市规定的二级标准的目标。(鼓楼、白下、秦淮、玄武、下关五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详见A9版)

  鼓励高中教学进新区

  对于初中,规划根据初高中分设的原则,鼓励名牌中学高中教学功能逐步向新区疏散,老城内的学校以满足初中教学功能为主。一般中学通过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初中高中剥离,鼓励调整为以承担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功能为主,满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撤并部分“弱势”小学

  小学用地调整,规划的重点是撤并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和师资力量弱的小学,将小学教育资源向优势小学集中,合理调整并尽量增加学校用地,改善教学环境。

  例如,白下区规划针对片区内中小学覆盖率较高,部分学校用地规模偏小,尤其缺乏运动场地,学校扩容难度大等现状,进行整合调整,撤并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和师资力量弱的学校,将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合理调整并且努力增加学校用地。规划尽可能在现有校址扩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编辑叶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