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季度经济运行展露偏快端倪 宏观调控之弦再次绷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9:44 南方日报

  前言

  昨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京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经济增速为9.9%。

  事实上,就在4天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京会见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时就已曾向公众披露了上述数据,他当时还表示,“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而紧随其后,关于如此增速是平稳还是过快的讨论迅速在学界和媒界中掀起。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多家媒体的记者纷纷将上述质疑直接抛到了郑京平的面前,而郑在回应此类提问时却显得十分平静,他一再强调说,10.2%的增速“看起来确实是有一点快”,但“这样一个增长速度仍处在我国经济潜在的增长区间之内,还是基本正常的”。此外,该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随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这个增速“没有什么问题”。

  值得提及的是,连日来,本报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采访。不少知名学者认为,即使排除多种客观因素,今年一季度的这个经济增速还是不能遮掩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偏快的端倪。

  而且专家们普遍预期,在这种“偏快”增幅的驱动下,官方可能会于近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控,力避滑向“过热”一端。

  一季度GDP

  何以天马行空?

  10.2%的增速虽然仅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3个百分点,但作为今年首个季度的重要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之一,其背后着实潜藏着众多令人关注的细节。昨日,郑京平花了很大的气力来阐释“为什么这个速度比较正常”。

  “经济增幅加快的程度非常有限。”他分析说,改革开放27年以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6%,近三年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则达到了10%。其言外之意是,就算今年一季度达到了10.2%,也没有与历史纪录拉开过大的差距,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国家发改委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士也表示,从调整后的GDP数据看,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幅已多次冲破10.0%。从季度数据看,2003年的一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是10.7%和10.8%,200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均为10.3%,四季度达10.2%,2005年二季度则达到了10.1%。

  但这位研究人士认为,由于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很多地方的投资热情高涨,一旦这种冲力与现有的增速交互作用,或将促使今年全年的GDP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组成员沈利生分析说,10%是一个底线,GDP跨越了这个底线就意味着经济与过热的距离越来越近。因此他认为一季度的增速值得警惕。

  而郑京平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促使经济增长加快的因素也是比较正常的”。他还就此给出了三点理由:一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其三,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这两年正在逐步释放,缓解了瓶颈的制约,也增加了供给。

  郑京平补充说,目前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阶段,也需要经济发展跟上;加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总是希望逐步地赶上或者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如果我们的发展速度不适当快一点,也是很难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不过,在一些不愿具名的专家看来,郑的上述分析“并未切中要害”,“没有就事论事”,“没有直接分析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具体原因”。他们普遍认为,投资(尤其是地方的投资)高涨是拉扯一季度经济狂奔的重要因素。实际上,4月14日在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已明确指出,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与之相伴,一季度的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季度的投资总额大约会占到全年的10%。”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的王元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按照过去累计的数据来分析,今年一季度的增速可能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了。

  就在各界对当前弓张弩拔的固定投资给予密切关注的同时,本来就热度难升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相形之下更显冰凉。银河证券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拉动经济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来看,当前投资、出口的拉动比较强劲,而消费增速始终没有太大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新数据,今年1-2月,我国CPI同比增长1.4%。其中2月份该数字为0.9%,探至近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鉴于此,分析人士认为,在各方普遍担心经济滑向“偏热”一端的同时,通缩的压力如同幽灵一般,且似乎越走越近——显然,宏观经济正在近乎扑朔迷离的局势中搜寻出路。

  耐人寻味的是,昨日郑京平在分析当前经济增长尚属“健康平稳”的同时,他又与记者坦诚相议,称当前的经济态势不仅仅“需要引起注意”,而且“事实上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望率先出台

  新增信贷规模将急剧扩大

  根据央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今年前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26万亿元,占到全年货币信贷投放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与一季度投资过快增长相伴而生的是贷款过快膨胀。专家们还预计,如果按此速度推算,今年我国的新增信贷规模将急剧扩大。

  在银河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看来,面对部分宏观经济偏高的情况,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在近日逐步推出。实际上,从官方最近抛出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偏紧的政策趋向比较明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就已经明确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引起高度重视。而国家发改委日前则发文要求,省级“十一五”规划经济增速不得层层分解,避免层层加码——相关事实是,按照已经公布的数字,目前除了云南的“十一五”规划的年增长目标在8.5%,北京、广东、上海及少数省市“十一五”规划目标与“十五”计划相同或下降为9%以外,其余公布的几乎无一例外全部上调,都在10%以上,个别省份甚至高达13%。

  苑德军认为,今年宏观调控手段可能主要以市场化工具为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小幅上调存贷款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则有望率先出台。

  对此,另有专家认为,由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加之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完成,就业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如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也将密切配合。另外,新的政绩观有望逐步细化与实施,这将对部分地方政府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

  宏观调控之弦已再次绷紧

  不过,在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的经济学家汪寿阳看来,尽管我国经济目前规模已经很大,但仍将表现良好的势头。即使宏观调控,对于钢铁、房地产业的影响也不会很大。据了解,2月份该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从2005年一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全年经济运行处于上升阶段,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方面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发改委等宏观调控部门,很快将出台相关控制投资、信贷等紧缩政策,但他们同时认为,不要对这些政策的效果过于乐观,毕竟考虑到经济本身内在增长的强劲惯性,全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仍不可避免。

  此外,从实际层面考量,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国的投资加快不可避免——仅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今年政府投资将转向农村,而整个新农村建设需要4万-6万亿元投资,此远未启动。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头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19.3%;地方项目投资4749亿元,增长27.5%。地方投资占到整个投资约90%。不过,今年全年中央和地方的全年投资高涨将成定局。

  央行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利率、准备金和窗口指导等;而发改委则有产业、价格政策等利剑。但现在看来,考虑到控制投资的政策已实施3年有余,投资仍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接下来的调控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

  苑德军也认为,从当前官方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看,央行提高利率的办法行不通,因为目前的消费物价已经远远低于实际利率。提高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选择,但是也会影响中小企业。

  在此境况下,国家发改委手中的产业、价格和行政政策可能会成为“大杀三方”的利器。王元京认为,从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来看,土地的闸门很有效。目前要做的是提高资源价格,让资源对于经济的贡献体现出来,以此来让资本追逐资源。

  房价涨声不断会否引来更严厉打压措施?

  北京等城市房价还在涨

  “尽管房地产价格涨幅在回落,但是仍然在高位上涨。”昨日,郑京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是表示。

  郑京平说,先期上涨的一些城市,像上海、温州的价格都已经开始回落,但是像大连、呼和浩特、沈阳、郑州、北京等城市的房价现在还在涨。这样就造成了全国平均的价格还是在涨。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6年3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关于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郑京平表示,今年一季度比去年一季度增幅虽然是回落了6.5%,但是比去年全年的增长速度(19.8%)还是高了0.4个百分点。

  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戴冠来看来,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虽然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效果,但是还不能够认为房地产价格已经开始回落。

  有形之手为何难抑房价?

  “不光是北京在涨,全国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在上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统计数据看,当初“稳定房价”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很多城市的房价不仅没有“稳定”,反而加速上涨,北京的年涨幅达到了20%。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前期的宏观调控中,消费者的需求只是冬眠,并没有彻底的消失。”现在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调整,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又再次被释放出来。

  资料显示: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上涨幅度较高的城市主要包括:大连14.9%,呼和浩特12.4%,深圳10.2%,成都8%,青岛7.8%;下降的城市有2个,分别是:温州2.5%,上海1.3%。

  “当需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时,如果硬性追求‘软着陆’,那么,调控房价的行动就很难成功。”尹中立告诉记者,这是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规律决定的。当已经形成了价格上涨的趋势之后,市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上涨,要么迅速下跌。

  在尹中立看来,对投资品市场的调控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如果不让市场出现暴跌,惟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它暴涨。如果已经出现了泡沫,应该当机立断,否则泡沫会越来越大。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董藩也认为,政府不应该再次实施更为严厉的打压房地产的政策。因为这样对市场的打压和伤害是非常大的。“采取严厉打压措施的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应该采用经济手段。”

  宏观调控将再次直指房价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4月19日透露,今年仍将继续2005年的政策趋势。陈淮预计今年国务院依然将继续重点调控房价,相比于2005年以调整楼市结构为第一要务,今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可能更为直接。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吴海洋也认为,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的结构是2006年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任务。

  “今年仍将继续去年的政策趋势。”陈淮说,“4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达出一个信号,就是‘稳定住房价格,调整住房供给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陈淮强调,必须适度控制投资规模,宏观调控将依然为基本立足点,主要内容是调控房价。今年,对于二级市场与租赁市场的推进,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再度完善,以此达成供求平衡、平抑房价,将成为推进一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辅助。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实习生王丹黎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达到27.7%

  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608亿元29.8%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元1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7.1%

  第二产业投资32.7%

  第三产业投资27.5%

  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43.2%

  制造业投资36.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9.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2.3%

  专题撰稿(除署名文章)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实习生王丹黎刘丽琴

  图:

  北京等城市房价不断上涨。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