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与其被动“救火”,不如主动“防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10:01 四川在线

  前一段时间,《学习时报》一篇文章中的几个数字引来一片热议:2004年,我国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及公款吃喝6000亿,公款出国耗费3000亿,两项合计9000亿,占财政收入的30%;而人民网4月19日所公布的财政部有关部门提供的“利好”数据则是:公车为180万辆,公车消费及公款“伙食”费1172亿,干部公费出国费用 29亿元,合计为1201亿,仅占财政收入的4.5%,二者相差巨大。无独有偶,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

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不用说,这样的消息也会引起媒体的热烈追捧,讨伐声于是此起彼伏,很快,3月31日,《第一财经报》报道,“昨天,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回应近来备受关注的‘国企亏损1026亿元’的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是赢利企业赢利额扣除了亏损企业亏损额、盈亏相抵后的利润,即赢利企业赢利额7473亿元与亏损企业亏损额1026亿元相抵后的差额。”

  前者的数字来源可能有些道听途说,它与财政部之间的数据相比当然是缺乏权威性的,可后者呢,同是国家统计局,而数据反映的情况却是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亏损1000多亿,一个又是盈利6000多亿,从最基本的常识讲,国企那么多,其中有亏有盈乃是正常事,全亏全盈才是让人不敢相信的,当我们说到国企的效益如何时,当然应该是将其盈利数减去亏损部分的余额,因此,面对同一个权威部门的数据,我们该相信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的公告”。但《经济参考报》上还引用了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江源关于亏损的原因是因为成本上升过快、价格机制尚不完善、产能过剩效应开始释放、缺乏核心技术等的分析,那不该是空穴来风吧?作为一般的大众,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其实,媒体上的类似数字变脸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数字后面反映着截然不同的内容,本来,人们有权知道那种种事实的真相,可我们又常常被骗,被捉弄,这其中可能有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故意在炒作,在编一些人们希望知道的数据,可本该提供权威而真实的数据的权威部门又在干什么呢?经常只是在做一些“救火”的工作,总是要被一些媒体的数据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之后,才来“发布正式公告”,才来“纠正”,比如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国浪费之类,本是人们极其关注的内容,因为它与腐败的关系极密切,又比如国企到底是亏还是盈,也关系到国企改革是否成功、国企的经营状况、国企对财政的贡献等等问题,公众自然会关心,为什么权威部门不适时将相关的情况通报给社会呢?如果那样做了,何至于会落到经常被动“救火”的尴尬境地?这大概是忽视了大众应有的知情权而遭到的“报应”?我们的有关“权威部门”是不是该反省一下?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改变一下“一贯的”作风和做法?有些事,有些数据是可以“发布正式公告”,可以“纠正”的,而有些事情,有些影响,却是无法“纠正”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