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梅寒香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10:03 大众网-大众日报

  2004年中国楹联学会五代会期间,我与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高宝庆谈及楹联书法,他向我透露准备写一部楹联书法方面的专著,我感到这个选题很好,鼓励他尽快付诸行动。万没有想到仅仅一年时间,这部专著便脱稿了。这么短的时间,便写出了这样一部50余万字的宏篇巨著,实在是可敬可佩,可喜可贺。

  《楹联书法学概论》这部专著,从大楹联的视野打开思路,以通审全局的气势,站

在较高的层面上进行审视、反思、参照、预构,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楹联学多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联语与书法的关系,从楹联书法史学、楹联文学、楹联书学、楹联书法鉴赏学(兼及楹联书法美学)等方面对这一学科进行了多元的多层次的精辟阐述,构建起了一个较完整的楹联书法学理论框架,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前楹联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现实意义。

  楹联书法学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楹联与书法是血肉一体的关系。中华楹联这一艺术瑰宝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联语与书法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便不能成其为楹联。正是基于此,该专著从楹联的诞生开始探源,沿着上千年楹联书法发展脉络,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上下求索、纵横研讨、宏观把握、具体分析、追根求源、抽象提炼,通过反复地疏理和科学地论证,终于形成了系统的楹联书法理论体系,从而开创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楹联书法学。

  楹联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总的看来,楹联书法理论的研究应该说是滞后于楹联文学创作。这些年来虽然理论研究不断加强,新秀新作不断涌现,好书层出不穷,但是真正有深度有分量有独特见解的专著相比之下还是显得太少了。这些专著中,一般是论述楹联文学方面的专著多,而论及楹联书法方面的专著却是凤毛麟角。有些专著也提及楹联书法,但也往往是寥寥几笔简单带过,未有详尽系统地阐述。在楹联界普遍存在一种重楹联文学,轻楹联书法的倾向。然而,在书法界同样也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不少写楹联的书法家,只注重书写楹联而不会撰联,甚至根本不懂联语创作,使联语与书法脱节。甚至在全国的楹联书法大奖赛中入选获奖的楹联也屡屡出现病联,这两种倾向都直接影响了楹联书法艺术的全面健康发展。从楹联书法发展的历史看,历代的楹联书法大家,几乎都是撰联书联高手,都能做到联墨双佳。撰联与书联相分离,应该说是一种不够正常的现象。该书正是在撰联与书联的关系问题上,以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楹联家和楹联作品为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一整套处理好楹联文学创作与楹联书法创作的真知灼见。对楹联书法这门艺术的初学者来讲,这无疑是一部好教材。就是对于有较深艺术修养的理论工作者来讲,也无疑会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

  高宝庆先生不仅在楹联理论方面多有建树,而且本身就是一位撰联书联高手。他知识渊博,在史学、哲学、文学、诗词、楹联、书法等方面造诣颇深,著述颇丰。先后有哲学理论、小说、报告文学、诗词、楹联、书法等方面的13部专著问世。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过千余篇学术论文和文章。有些作品在全国获奖并得到高度评价。2003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由沈鹏先生为团长的中国书法代表团出访韩国,并参加国际书法大展。2005年又作为中国书法美术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进行书法艺术交流。他的楹联书法作品具有大家风范,深受国内外朋友喜爱。如他撰写的“要放苍龙归大海,休逼好汉上梁山”;“林中听鸟心随唱,花下观蝶情亦飞”;“为人莫长小心眼,谋事要怀大目标”;“莫让困难遮望眼,须知苦泪是甘泉”等楹联,不仅联文撰得工整,而且书法亦甚佳,深得众人好评。著名楹联评论家何耀起先生还专门对其作品撰写过赏析文章。在庆祝中国楹联学会成立20周年时,高宝庆先生被授予“弘扬楹联艺术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他已过花甲之年,但精力充沛,勇于进取,仍然不怕困难、辛勤耕耘。我想到了高宝庆的字号——“寒梅”,想到了“梅寒香远”,想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该书中无学究气,无流俗气,也没有陈词滥调,它的可贵之处是开拓和探索。既属探索,就难免有疏漏,有待推敲勘磨,使之不断臻于完善。借此书付梓之际,共祝愿中国楹联振兴与发展,祝愿楹联书法墨联合璧、争艳斗奇的春天早日到来!

  高宝庆,字寒梅,1943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展出并获奖,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出版专著十三部,传略入编多部辞典。

  谷向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