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两岸经贸交流无法阻止 互利双赢成基本特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11:11 中国台湾网

  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刚刚完美谢幕,岛内舆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两岸经贸交流可以振兴台湾经济,促进两岸交流,缓和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对话。民进党当局紧缩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最终还是难阻一江春水,因为这样一个观点已经根植于两岸民众心中——经贸交流给两岸带来机会

  两岸经贸交流无法阻止

  记者(李炜娜):今年以来,台湾当局出台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这给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又增添了不少行政裁量的钳制名目。不过,近来却有台湾媒体发表评论,称两岸是“政治冷,经济热”,当局的政策没有让两岸的经贸往来降温。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台港澳经济中心主任 华晓红)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充分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各地区不可抗拒的影响力,今天两岸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对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到了人为阻断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的程度。两岸经贸交流从来不是依靠当局推动的,因而也不是当局可以阻止的。

  记者:两岸经贸交流从80年代起步,20多年一路走来,现在的情况怎样?

  专家:我们来看一组数字。截至2005年底(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额累计达4958.4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817.2亿美元,自台进口4141.2亿美元,目前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对台湾而言,大陆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到台湾总出口的1/4,若包括对香港出口则超过1/3,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两岸经贸交流在强劲市场动力和大陆鼓励政策推动下,发展迅猛,远远超过两岸各自经济发展速度。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为主线,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投资带动贸易,贸易促进投资的两岸经贸交流发展格局。

  互利双赢成为两岸经贸往来基本特征

  记者: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对两岸的经济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专家:首先,肯定是共赢的。依据“贸易乘数”理论,2004年两岸贸易对大陆的经济贡献为151.9亿-224.8亿美元;对台湾的经济贡献为174.7亿-250.6亿美元。应该说,两岸经贸往来对两岸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互利双赢已经成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基本特征。另外,对于台湾方面而言,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台湾内部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少,甚至为负;而外部需求则一直稳定在2.4个百分点以上,台湾经济增长的75%以上来源于外部需求,大陆是其中最重要来源地。根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从生产方面的估计结果,台湾出口大陆每增加1元,可直接间接诱发台湾各产业增加产值2元左右。

  记者:2005年9月,台湾大众计算机公司关闭台湾最后一条手提电脑生产线,移往大陆。我们都知道,笔记本电脑是台湾过去10年最重要的电子产业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80%。这件事情,是不是反映出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某种变化呢?

  专家:的确是这样,台湾对大陆投资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台湾传统产业大陆投资比重逐年下降,例如食品饮料业已从1994年的15%下降到2004年的1%,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例如电子电器业比重从1994年的16%上升到2004年的47%。10年分别下降14和上升31个百分点。随着岛内竞争力的下降,厂商纷纷移往大陆,大众计算机公司最后生产线关闭,标志着台湾本土手提电脑产业已经结束。台湾计算机业为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运送效率和掌握生产速度,西移已经形成经济规模的大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由之路。

  体制障碍严重影响台湾在大陆的利益

  记者:最近台湾当局有言论要降低台湾对大陆投资比例,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专家:台湾对大陆投资是台湾海外投资的最大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投资却受到规模(不得超过净资产额的40%)、数量、产业、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两岸产业合作层次受到压抑,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有台湾学者批评两岸产业合作层次低,是在“为西方的跨国集团效力情形下,在国际贸易中只能赚得蝇头小利,而且以‘苦力’结合‘苦力’的打拼做法不可能为两岸贸易创造高附加值利润。”但是在两岸经贸关系非正常化和缺乏有效的经贸合作机制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要提升两岸产业合作层次将是缓慢和困难的。在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中,如今台湾已落在最后,所以,如果两岸不能降低体制障碍,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开放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台湾在大陆的利益会进一步失去,两岸产业的全球运作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记者:截至2005年,台湾对大陆累计贸易顺差3323.9亿美元,仅2005年台湾就从大陆贸易中获取顺差581亿美元,而当年台湾贸易总顺差只有158亿美元,如果没有对大陆贸易顺差,2005年台湾贸易逆差将高达423亿美元。应该怎样解读这组数字?

  专家:大陆对台贸易巨额逆差虽有部分客观性,但台湾当局对大陆歧视性贸易政策无疑严重损害了两岸贸易健康发展。表面上看,台湾当局的大陆贸易政策保护了台湾市场和部分产业利益,实际上则损害了两岸长远经济利益以及台湾民众的整体利益。长期的贸易不平衡,造成台湾贸易对大陆市场的单方面依赖,也影响了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为两岸贸易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搭建两岸经贸协商机制是当务之急

  记者: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至今未能实现“三通”,这对岛内经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专家:这严重降低了岛内弱势产业如农业、传统加工业在大陆的竞争力,台湾水果就是最好的例子。大陆单方面对台湾15种水果实行零关税待遇,对台湾果农是一个机遇,但是由于不能直航,致使效果不尽如人愿。因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估计为5%-10%)远不如运输成本的降低(估计20%-30%),转口运输成本抵消了零关税利益。所以说,台湾当局人为限制两岸产业合作只会损害台湾民众的整体利益。

  记者:看来,在两岸的经贸往来中,虽然大陆方面一直对台采取单方面优惠政策,两岸民间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但台湾当局还是一直“堵”,而不是“疏”,您有什么建议?

  专家:大陆对台湾单方面优惠政策是有利于台湾的,但是这种政策违背了公平互惠的原则,因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只有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进而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通过消除制度障碍,开拓两岸全面经济合作局面,才是解决台湾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良策。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两岸经贸的协商机制。在目前两岸无法正式官方接触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搭建一个独立于政治之外,专门处理两岸经贸事务的两岸经贸协商平台。两岸经贸协商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两岸处理双边经贸问题有不受政治干预、稳定、规范、合法的途径,避免两岸缺乏正规沟通渠道而无法处理双边经贸事务的尴尬,也避免将两岸双边经贸事务多边化、国际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海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