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3:4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魅力汤阴 “魅力”无限
编者提示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汤阴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十五”末,汤阴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居第55位,较“九五”末上升了10个位次;

  “十五”末,汤阴县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3亿元,年均增长17.3%,较“九五”末翻了一番多;

  “十五”末,汤阴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九五”末增长了4倍多;“十五”末,汤阴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4%,达到近年来最高增幅;“十五”末,汤阴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2亿元,较“九五”末增长63%;

  “十五”末,汤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85元,较“九五”末增加1014元,年均增长8.7%;

  “十五”期间,汤阴县共引进域外资金34.8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9.12亿元,引进、改造各类项目512个;

  “十五”期间,汤阴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

  ……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汤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

  这一年,全县生产总值要增长14%;

  这一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20%;这一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增长13%;

  这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增长12%;

  这一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长6%;

  ……

  经济发展实现加速度,魅力汤阴“魅力”凸显,各项荣誉纷至沓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科技工作先进县、食品工业强县、十大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示范县、三大金针菇生产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棉花生产基地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典——《周易》;

  这块神奇的土地,诞生了中国古代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这块神奇的土地,正在续写着更加充满魅力的汤阴。

  做大工业为实力汤阴“强筋”

  “十五”期间,汤阴县始终坚持把发展工业放在突出地位紧抓不放,围绕“扩大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工业竞争能力”的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宏观调控与强抓机遇、发展与环保、改革发展与稳定“五个关系”,积极实施工业振兴工程,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他们一方面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外来资本带动战略。先后吸引了亚新100万吨特种钢、丹尼斯克万吨木糖醇、华龙15万吨面粉、健丰10万吨饼干、永达2万吨熟制品、纺织公司3万锭纺纱项目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个工业项目落户汤阴并顺利达产。

  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企业改制工作力度。采取建立企业退出市场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主辅分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工业产品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措施,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改制。

  与此同时,他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给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他们还突出重点,坚持通过采取创建服务型政府、深入开展效能建设、不断加大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力度,制定实施项目跟踪和县级领导分包企业制度等措施,不断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扶持工作力度。

  2003年,汤阴县被授予“全省企业发展环境50优”荣誉称号;2004年,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和效能监察中心;2005年,在全市县区首家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同时,每年都在全县深入开展“扫痞除霸”和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斗争,切实为工业企业营造宽松的经营发展环境。

  截至2005年年底,汤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家,较“九五”末增加11家,尤其是食品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限额以上食品工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所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再次突破50%;2005年9月,省政府在安阳市召开全省食品工业现场会,李成玉省长亲临汤阴参观,对该县发展食品工业的成功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做强农业

  为富裕汤阴“壮骨”

  汤阴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和无公害小杂粮,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有69.8万亩耕地,年产粮食3亿公斤,蔬菜7亿公斤,肉鸡饲养量3000万只。

  “十五”期间,汤阴县立足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按照“五调整、五压缩、五提高”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先后有6个农产品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A级食品认定,1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获得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常规作物向优质作物转化,农业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粮食向饲料转化,农副产品向系列利用转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异彩纷呈。近年来,汤阴县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以资源优势吸引项目,以优良环境服务客商,先后引进了华龙、健丰、永达、丹尼斯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汤阴,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2005年,汤阴县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10余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66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带动农户超万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主导产品20余种。涉农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使汤阴县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迅速膨胀。目前,汤阴县每年可加工转化优质小麦20万吨,生产面粉、饼干等20万吨,转化玉米15万吨,生产饲料15万吨,加工肉鸡3000万只,肉制品6万吨,提炼木糖醇1万吨,加工绿色杂粮食品1万余吨。仅农产品加工业一项,可使全县80%的农产品实现转化增值。2005年,汤阴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六大农业产业链巨龙共舞。汤阴县通过大力发展壮大涉农龙头企业,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六大链条:一是优质小麦——面粉加工——饼干、月饼、挂面产业链,每年带动汤阴及周边地区110万亩小麦生产;二是玉米——饲料——肉鸡等饲养业——肉鸡等加工业——熟食——商业连锁产业链,带动80万亩玉米生产;三是玉米芯——木糖醇——木糖渣——食用菌或替代燃料——食用菌下脚料——有机肥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年加工玉米芯12万吨,种植食用菌8200万袋;四是棉花——轧花——棉纱产业链,带动订单棉花种植10万亩,加工棉纱1万吨;五是无公害小杂粮——产品加工——绿色食品产业链,带动杂粮种植5万亩;六是育苗——绿化苗木——丰产林——林业加工产业链,带动1万亩苗木种植。六大产业链年产值达25亿元,利税2.5亿元,出口创汇2460万美元,直接安排剩余劳动力1.2万人,带动农户12万户,促进农民增收2.6亿元,人均增收680元。

  劳务输出强县富民。汤阴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开展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转移培训2.5万人,输出劳务人员6.3万余人,年创经济收入3.75亿元。打造和形成了具有汤阴特色的“培训型、技能型、长期型、服务型”劳务输出品牌。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

  为腾飞汤阴“添翼”

  “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招商引资’与‘选商引资’有机结合,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是“十五”期间汤阴县始终坚持的招商引资理念。

  他们以项目招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实施外来资本推动战略。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势头猛、项目多、发展快、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使县域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建立“三项制度”,强抓发展机遇。一是建立了重大项目筛选评估制。重点引进对财源建设有影响、对经济发展有支撑、能够明显增加就业的重大项目。二是建立了重大项目分包责任制,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三是建立了重大项目推进制。坚持“盯住、靠上、抓牢、办成”的原则,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听取工作汇报,强化跟踪督导,力争洽谈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同时,狠抓效能建设,着力畅通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切实优化经济环境。2005年,汤阴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

  抓好“五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汤阴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抓好“五个环节”,即: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标。确保招商项目建设达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特事特办,跟踪问效。同时,汤阴县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实施“县长工程”,每一重点项目都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全程跟踪服务客商,着力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客商的合法权益。

  发扬“三拼”精神,打造招商磁场。2003年,得知华龙集团有意在小麦主产区投资面粉加工项目的信息后,汤阴县充分发扬拼精神、拼干劲、拼服务的“三拼”精神。县主要领导六访华龙,洽谈合作事宜,用诚心和毅力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使投资5300万元的面粉加工项目落户到了汤阴。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该县投资200万元为企业修通了厂区通往汤上线的道路,并在多方面鼎力支持下,使该项目成为华龙集团一批全国8个同类项目中唯一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企业。像华龙集团一样,先后有河南亚新钢铁、健丰食品、优创铁合金、诺金熟食等2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被成功引进。

  5年来,该县共引进县域外资金34.8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9.12亿元,新建、续建各类项目512个,其中投资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利用外资和利用市外资金两项目标完成比例连年位居全市五县第一位。

  经营城市

  为秀美汤阴“增姿”

  汤阴县委、县政府按照“十个理念”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先后聘请国家建设部规划设计所和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制定了汤阴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五”期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使用。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法院办公大楼、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和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城乡公路建设总投资4600万元,绕城公路全线通车,汤屯公路“三升二”完成改建,汤上公路伏道段改造竣工,城区主要街道拓宽改造和亮化、绿化、美化工作告捷,城市水电气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功能和管理逐步完善。网通花园、信合花园、体彩健身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相继开工建设;成立了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6.3%;水电供应率100%,气化率33%,亮化率40%,城镇化水平达到28.8%,较“九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村镇规划和建设步伐加快。5年来,村镇建设完成投资2.3亿元,小城镇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村村通”油路完成79条,全县实现村村通油路。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5.4万增长为7.3万。全县农村劳动力24万人,县外劳务输出6.3万人,县内二、三产业新增转化6万多人,传统农业吸附8万人。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齐抓共管

  为和谐汤阴“助力”

  “十五”期间,汤阴的基层组织、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科技、文教、卫生、民政等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确保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干部作风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广大干部党员按照“干部约法八章”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开展了“党建三级联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双强”工程,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村级班子创业承诺制。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在全社会开展了以“弘扬三德,敦厚民风”为主题的“三德”教育,以“诚信教育、诚信实践、诚信规范”为主题的“双万”活动,以弘扬农村新风正气为主题的“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活动。在“双万”活动中,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在“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市先进县。全县的党风、政风、行风、民风有了很大转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找到新路子。创造性开展了“干警包村联片、警民联防联治”活动,开展了县直、乡直及村级信访例会、推行听证会制度,成立了涉法涉诉调处中心,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了最基层。

  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事业发展迅速,连续两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教育事业成效显著。普通高中招生较2000年增长6倍,实现了高中招生历史性的突破。汤阴一中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国家级绿色学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办乡镇卫生院平稳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深化,全县参合农民达33.2万人,参合率达90%。

  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位居全省一类县;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快,连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县”。

  再展宏图

  为发展汤阴“加速”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汤阴县委、县政府从统筹考虑群众共同愿望、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措施。

  着力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一是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二是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三是提高卫生保障能力。四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五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六是抓好困难群体救助和扶贫开发。七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八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九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十是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

  强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一是惠民工程。二是农村交通工程。三是城市建设工程。四是城市亮化工程。五是城市绿化工程。六是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工程。七是旧城改造工程。八是学校建设工程。九是创建市级文明县城。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

  突出招商引资这条主线:抓紧组建招商队伍,深入沿海有关城市,广泛收集信息,接触商户企业,宣传汤阴投资优势,吸引他们到汤阴投资兴业;抓紧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组建园区常设机构,快速启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要使园区初具规模。

  构筑六条社会保障机制。一是信访稳定机制。二是安全生产机制。三是社会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四是服务群众看病和安全办学机制。五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统计工作机制。六是财政收入保障机制。

  回眸“十五”,大笔如椽写就辉煌事业;展望“十一五”,浓墨重彩再绘锦绣画卷。汤阴县45万干部和群众信心百倍,要让汤阴的未来美好、美好、再美好!要让汤阴的发展加速、加速、再加速!

  文/本报记者李根林通讯员程凌香刘振民于国安图/黄兰芳付玮任曙光黄式强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右二)听取汤阴县委书记李苏庆(左一)工作汇报

  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右)向汤阴县县长于自强(左)颁发“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奖牌

  安阳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汤阴县指导工作

  健丰食品有限公司饼干生产线

  汤阴县“十佳农民标兵”展示风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