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都日报50周年报庆特刊采编人员心灵感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5:2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广大读者的殷切期待中,4月28日,历经成都日报编委会多次研究决策、凝聚成都日报全体采编员工心血的“50周年庆特刊”就要横空出世了。“采编这次报庆特刊,就一个感觉: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是担任这次特殊任务采编一线记者、编辑们“唠叨”得最多的一句话。忠实记录、艰苦深入……老报人传承历史的同时,也给我们和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 一张报纸一腔心血

  每天下午至次日凌晨,本报最繁忙的地方要算编辑中心了,尤其在报庆这段时间。在靠近窗户的角落里,负责特刊统筹的责任编辑吴钦还在忙着整理报纸小样。也许是由于连续“夜战”的缘故,吴钦原本“丰满”的面庞已经清秀了不少,引以自豪的漂亮眼睛,也被过度的香烟熏成了两道“缝眼”。

  负责对记者的稿件进行全方位包装、创新表达形式,是编辑中心承担的主要任务。在一张张已经基本成型的报纸样刊中,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经过了编辑、美编、组版员、校对员等环节的精心淬炼。在吴钦的桌上,记者看到了刚刚整理好的特刊雏形。虽然还是黑白小样,但是已经能感觉到焕发的光彩。

  说起这段时间的工作,吴钦的感觉是劳累并幸福着。“开始编辑特刊的这一个月来,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得通宵达旦,着实很辛苦!”吴钦说,自己本是报社足球队主力替补球员,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一个多月来都没参加球队的比赛和训练,不过幸好报社球队屡战屡胜,吴钦也由衷地高兴,并打趣道:“幸好我没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过我在这里战斗,同样是对队友的一种支持。”

  相对于吴钦,“同桌”的责编何大江则更是苦不堪言,每天挑灯夜战不说,回家之后还要面对刚出生七个月的孩子,“每天晚上都是两点过才回家,一不小心把女儿吵醒,这一闹就得到天亮,怎么哄都哄不住。不过我觉得,特刊也是我们另一个孩子,更要倾注心血来抚养。”

  跟吴钦、何大江一样,其他三位编辑饶竹舟、李旭、王小玲也是2001年7月成都日报复刊后来的报社,对报社发展历史并不是完全知晓,通过这次编辑特刊才真正体会到成都日报发展的恢宏。编辑中心的“型男”饶竹舟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编辑,我们包装特刊的同时,看到奋斗在一线的前辈、同仁的形象,心里总有说不完的自豪感,我感觉通过这次特刊编辑,自己接受了一次洗礼。”

  有“成都日报小黄鹂”之称的李旭、王小玲两位女编辑,唱歌颇具专业水平,平时K歌是家常便饭,但是为了这次特刊的编辑,她们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光顾歌厅了,漂亮的大眼睛也都熬成了“熊猫”,不过二位对此毫不在乎:“比起日报前辈那些奉献,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啊!我们希望我们心灵的歌声融入到这份特刊中,让读者看到的时候能真正感受到余音绕梁。”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昨日本是李旭的生日,朋友们计划好给她庆祝一下,已经在李旭常去的歌厅包下房间,没想到等到凌晨两点李旭还没出现。原来,这段时间的“连续作战”,脑里只有特刊的李旭竟然早就忘记了这件事!说起遗忘了的生日,她笑着说:“这段时间我们不是一直在庆祝生日吗?”

  记者 一次采访一生感动

  老总编鼓舞后辈

  “做记者,谁都可能被感动,以前我也被感动过,但大多是一时间的‘震撼’,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被岁月冲淡。这次担任采写特刊任务,再次被感动,但这次我一辈子都无法忘却,因为这份‘感动’来自自我生存环境《成都日报》变迁的内心体念。”记者康庆说。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本报创刊初期的《成都日报》原貌,康庆采访了很多老报人、编辑、记者、通讯员,连印刷工都在她的采访之列。那段时间里,她白天泡在别人家采访,晚上独自回家敲键盘,写稿子、构思版面,“工作到凌晨是常事”。

  对报社原总编辑凯兵的那次采访是她最难忘的,凯兵说的每句话对她都是一种教育和启发。康庆说:“一位退休多年的70多岁的老人,至今还牵挂着报纸的前程和发展,作为日报人,我们应当感到鼓舞,最重要的是把老前辈们认真负责的传统继承下去。”

  “新”记者体验成长

  4月12日,要闻部记者张立受命飞赴山西太原采访首任成都量具刃具厂厂长杨亭秀(见2006年4月14日的《成都日报》报道)。“这是我来《成都日报》接到的第一个艰巨任务,作为报社的一名新人,刚接到这次任务时,我有点紧张,生怕自己不能圆满完成任务。”但是从见到被采访人到把完整的稿件和照片从异地发回报社,张立只用了一天时间,见报后就连《成都日报》老报人范敬一也夸奖她的工作效率高,能够得到老报人的夸奖,刚出道不久的女记者张立感动不已。

  张立回忆,当时飞机到达太原时,已是凌晨零点过。“我一出机场,脑子变得一片空白。”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人在异乡,人生地不熟的,又是雪夜,路上根本没有什么人,找家旅馆都困难,何况身上还带着上万元的手提电脑和数码相机。还好这一路上,报社部门领导不停地给她发短信,帮她出主意,“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真的会哭的。”张立说着笑了起来。

  在采访中,老厂长的讲述感动着张立:“那次采访,足够鞭策我一生,我吃的那点苦与报社老记者的敬业精神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正是老一代报人的艰辛付出,才成就了《成都日报》今天的辉煌。在今后的工作中,该以怎样的工作态度来迎接挑战?”

  “我们现在出去采访,经常是数码产品一应俱全,而当年的《成都日报》老报人是怎么过来的吗?一杆笔、一个本子,连包都不用背就出发了,与被采访者同吃同睡。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自己学一辈子。想想他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真是觉得自己现在幸福得不得了。”

  相关链接

  报庆特刊精彩纷呈

  本次日报50周年庆特刊总共为五大板块:时代的见证者、历史的记录者、文明的传播者、进步的推动者和报业的引领者。

  在“时代的见证者”的篇章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将带着您回到50年前的那个时刻,在这部分内容里,您将了解到第一张《成都日报》是如何出版印刷的,以及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深入基层,采集线索,报道新闻。

  其次的“历史的记录者”,《成都日报》将为您重现整个成都半世纪来的发展进程,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发展新型城市党报的奋斗历程。

  “文明的传播者”,是所有党报人的根本职责,在这个板块里,我们将为您展现《成都日报》的桥梁作用,以及如何扩宽报道方式、扩大影响、丰富读者生活的进步历程。

  传播文明的同时,我们也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在“进步的推动者”篇章里,我们将与您一道重温经典时刻,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终身难忘的新闻。在这里,党报热线962211、党报亮灯队、失物招领平台等等熟悉板块将重新回到您的身旁,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也将为您继续服务!

  最后,作为“报业的引领者”,我们将为您展现《成都日报》的华丽蓝图,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都日报》还将与您风雨同舟,共创更加辉煌的局面!

  万元淘报 只剩最后一天啦

  今天是成都日报与“梦虎公司”联合开展“万元淘报”登记报名的最后一天,截至昨日下午5时许,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128人报名登记。明天上午10时,“万元淘报”抽奖活动将在红星中路二段159号成都报业大厦广场隆重举行,请参加活动的报名人员准时到场抽奖,过时视为放弃。

  “万元淘报”活动开展以来,昨日迎来了活动报名的高峰期,在徘徊观望几天时间后,许多收藏有2001年7月1日复刊版《成都日报》的读者,一反往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观望”神态,终于作出“艰难抉择”,该出手时就出手,部分被读者握在手中的《成都日报》(2001年7月1日复刊版)犹如中国特有的原始“不流通股”纷纷被抛售进入流通领域,一时间牛市“股票”走红,前来本报热线办公室报名登记的读者络绎不绝。仅昨日一天参与人数就从前天的44人飙升至128人。

  明天上午“万元淘报”就要正式抽奖了,别让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今天还属于正常报名登记时间,也是最后一天,你可要抓紧喔!找到2001年7月1日的《成都日报》(12版)就赶紧拨打本报热线962211,赶快报名登记。

  据介绍,这次抽奖将由报名者自己参与抽奖的方式来产生幸运读者。首先由本报和“梦虎公司”联合组成的“抽奖嘉宾团队”抽出第一批中奖名单10人,然后再由第一批中奖人员抽出下一批中奖名单,以此类推产生100名幸运读者。在确保活动公正性前提下,同时也让报名者参与到抽奖活动中来,实际上,中奖名单掌握在报名参与者自己的手中。本报记者晨迪

  读者来信

  日报50岁老朋友送来祝福

  讲述人:省劳模、特级教师、崇州市崇庆中学退休教师王嘉兴

  《成都日报》50华诞,请让我表示一个老朋友的诚挚祝福!

  我是《成都日报》的老读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读于四川大学时,初创时期的《成都日报》,是我频频阅读的课外读物。其时学生苦贫,无钱订报。好在图书馆前,设有报栏。我每去学校图书馆自习,经那门前报栏,必见当天新报。于是站而读之,久读不疲,日日如此,习惯成癖。上大学几年,读“站”报几年,《成都日报》竟成了无日不会面的老朋友。直到毕业分配,千里异地教书。然而,相交多年,获益良多。她像一部百科全书,从正面或反面,给我以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启迪。我终身从事教学工作,能取得一些成绩,与当年《成都日报》潜移默化的长期熏陶密切相关。

  本世纪初,当《成都日报》再次复刊时,当年的青年学生,已成了花甲老人。我退休居家,长住大学时代生活过的成都地区,《成都日报》又成了我频频阅读的退休读物。从中孜孜求知,一如学生时代。只是,当初年轻力壮,站而读之,视力亦好;如今年老力衰,坐而读之,而且离不开老花眼镜了。

  我是《成都日报》的老作者。早年作大学生时,我的习作即被《成都日报》变作铅字。其时,用笔名投稿三篇,均蒙发表。其一,文评。其二,剧评。其三,美术评论。学生时代那三篇评论,虽很幼稚,却预示着我一生文艺爱好的多方面发展,这对我日后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好处多多。学生时代那三篇评论,虽很浅薄,却为我日后撰写颇具深度的教学论文,并陆续在省内外多种刊物发表,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成都日报》真可谓培育习作新苗的肥田沃土。

  退休以后,不再撰写教学论文,改写回忆性的散文。适逢《成都日报》开办《天下成都》副刊。乃欣然投稿二篇,又蒙发表。其一,《我的金钱板生涯》,发表于2004年底。其二,《我的川剧生活》,发表于2005年初。这后二篇稿件的发表,相距那前三篇稿件的发表,已近半个世纪之久。

  当年满头黑发的小作者,如今已是两鬓飞霜的老作者了。

  祝福《成都日报》50岁生日快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