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昌邑农民受益“包村寄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7: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昌邑讯“班子瘫软散,治安无人管,经济发展慢,群众致富难。”这是昌邑市石埠镇西郭村前几年的真实写照。而今,在“包村寄宿”干部的帮助下,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贸市场建到了村头,村民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整洁。村子由乱到治。

  近年来,昌邑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工作方法,全市每年有70%以上的乡镇机关干部以“包村寄宿”形式在农村一线开展工作,全市58万农民由此受益。

  目前,全市已设立75个“包村寄宿”点,七成以上乡镇机关干部自带行李,自办伙食,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四昼三夜靠在村里。

  这个市建立了严格的督查和考核制度,并把“包村寄宿”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驻点干部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规定乡镇干部提拔重用必须具有两年以上“包村寄宿”经历。今年3月,北孟镇朱家村朱洪进的妻子摔断了腿,因家庭经济困难,花掉借来的7000多元钱后再也无钱医治。“包村寄宿”干部魏天魁等了解情况后,与村干部一起带头捐款,全村群众纷纷解囊,一个下午时间就捐款3000元,感动得朱洪进热泪盈眶。石埠镇西郭村年产土豆、西瓜370万公斤,但销售一直是难题。“包村寄宿”干部徐兆国了解情况后,协助村干部多方筹资160万元,在村头建起专业市场,不仅解决了村里土豆、西瓜卖难问题,而且每年还可为西郭村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

  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全市“包村寄宿”干部就先后走访群众6.4万户,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7800多件,帮助群众新上致富项目720多个。

  点评(陈白峰昌邑市委书记):“包村寄宿”是近几年我市一直坚持的一种基层工作方式。这一工作方式让干部得到了锻炼。他们素质高了,作风实了,群众也由此得到了实惠。由于驻点干部长年累月在基层,进百家门,解百家愁,做到情况在第一时间了解,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包村寄宿”成了密切干群关系的“焊接点”、帮助群众致富的“加油站”、维护农村和谐的“减压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