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务实求发展携手创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11:43 中国西藏新闻网

  董明俊

  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阿里地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阿里各族人民不畏艰难,奋发图强,走出了封闭与穷困。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我们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乡面貌变化之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明显,在阿里历

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阿里进入了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局势稳定时间最长的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2005年,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90万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1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9.5%。当前,阿里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阿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畜产品优势。有可以纺织高档羊绒衫的白山羊绒和紫山羊绒,有编织高级地毯的藏系绵羊毛和生产高级呢绒面料的牦牛绒等。阿里地区是世界上有名的克什米尔山羊绒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白、紫绒山羊的区位优势。二是矿产资源优势。全地区已探明的有30多个矿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硼、金、银、铜、芒硝、水晶等,尤其是金矿、硼矿储量最多,开采价值大。三是旅游资源优势。阿里有被佛教、印度教视为世界中心的“神山”岗仁布钦和“圣湖”玛旁雍错,有历史悠久的古格王国遗址和土林群,有一湖连两国的班公湖和湖中鸟岛,有驰名中外的古寺庙,有壮丽多姿的高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四是边贸优势。阿里地区通往境外的山口很多,其中普兰口岸为国家一级陆路口岸,札达的什布奇、甲尼玛,噶尔县的扎西岗,日土县的独木齐列等为传统民间边民互市贸易点。目前阿里边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200万元,口岸和边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十一五”时期,阿里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300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区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10%;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十一五”时期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教兴阿、人才强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为着力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坚持追赶与跨越式并重,进一步做好发展稳定工作,力争在加快农牧区建设、发展特色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阿里。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阿里地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抓好三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围绕一个核心是: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各项工作的核心。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解决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培育和发展畜牧业、旅游业、矿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使之成为支撑阿里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发展社会事业,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重大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农牧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突破口,加快对农牧区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特色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依托畜产品、旅游、矿产等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和边境贸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突破。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四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观念更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五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突破。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完善医疗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阿里有勤劳、善良、淳朴的人民,有独特的高原民俗与文化,有雄奇的雪山、湛蓝的湖水、奇丽的草原,有优质的矿泉水、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这里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沃土。让阿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我们的夙愿。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和有识之士到阿里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