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当好”官就得搞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15:04 新华网

  毛建国

  好大一场风沙,北京深受其苦。风沙迟早会停,我们的思考却不能止。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环保将和经济发展并重,环保法规偏“软”,要用“壮士断腕决心”改变现状,并表示“要当好官就别搞污染”。(4月20日《新京报》)

  一场风沙,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我们应该恨它。但也许,我们还应该感谢它。正是它的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以及沉甸甸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许多经济发展的指标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环保的指标却25年从未完全达到?难道发展GDP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倘若由此风沙带来思考,进而付诸有效行动,令我们的环境有显著改善,那我们应该把2006年春的这场风沙载入史册,给它应有的历史评价。

  “要当好官就别搞污染”,周生贤局长这样解释,“你要想当好官,要想当好一把手,必须好好支持环保工作,别搞污染。”这里,要“当好”官,是指个人职务上的升迁,即上级部门对其工作的承认。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官员,都想“当好”官的,都想升官,都想当一把手。但是,现实的官场气候不是“要当好官就别搞污染”,而是“要当好官就得搞污染”。为何出此说?我们想污染是从哪来的?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开工厂,没有污染,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就不能搞上去,GDP也就无法提高。在当前GDP英雄论的情况下,没有GDP谈何政绩?没有政绩,怎么“当好”官,怎么能升迁?

  由此产生了矛盾,环保部门说,“要当好官就别搞污染”,可现行的官员选拔任用机制却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要当好官就得搞污染”的鼓励作用。两种矛盾交错之下,官员会选择什么道路?我想,他们绝大多数会选择以求得以GDP为代表的各项政绩,忽视环境污染的后果。搞污染了,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环保部门发现了,一种是环保部门没发现。环保部门没发现,当然不存在什么风险。发现了,也有两种可能,一是环保部门迫于压力,不敢声张,在现实情况下,地方环保部门很难有效监督制约同级地方政府。二是发现了也受处罚了,但处理结果最多是相关责任领导同级调动。而不如果为了环保,经济上不去,GDP上不去,没有“政绩”,这可是明摆着不能升迁。官员该选择何种道路,已是不言而喻的事。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GDP出的官员,而很少看到因为环保得力而出的官员。若说环境保护得力,去看大山沟,去看经济落后地区。那些地方的环境虽好,可出来了多少官员?若说环境之差,去看一些工业污染城市,环境虽污染,官员却是一批一批向上升。如此现实,无不证明:“要当好官就得搞污染”。

  周生贤局长介绍,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没有完成任务、环境质量恶化、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周局长又告诉我们,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污染,“三河三湖”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除太湖外,其他流域水质至今没有根本好转,长江、黄河、松花江又相继出现问题。去年发生的环境事故中,97.1%属于污染事故,其中水污染事故占50.6%!

  出现了那么多的污染事故,除去极个别领导,绝大多数官员并未因辖区和主管领域内的污染事故、污染问题而丢官。“要当好官就别搞污染”——在现实气候下,这是环保部门对自身权力的高估。而且面对环境污染的局面,环保部门自身也存在诸如权利寻租现象的问题。

  在近日召开的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环保要实现三个转变”。如何实现三个转变?窃以为,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入手,切实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各级领导实行绿色GDP考核指标,真正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考核。惟有如此,才能从制度上断绝官员不计环境污染后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动机,从而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