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博物馆市场化管理岂容拖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00:01 红网 | |
2006年是个文化盛年。新年伊始,两顿文化大餐便摆在人们眼前——中华世纪坛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展和国家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接踵而来的又有首都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展和中山公园的俄罗斯油画展。这一系列展出吸引来的大量游客不能不说是广告和宣传等市场化营销方式带来的累累硕果。 此前,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多是物质文化遗产展,很少看到相关展出的宣传信息,大 据国家博物馆的一位老志愿者说,现在年轻一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没兴趣,参观者也不多,而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对这些比较“感冒”,看到这些时,都很有感情。难道是我们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真的那么没兴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时,人头攒动的参观者中主力军还是年轻人,去首都博物馆看大英展品时惊叹国宝的精美依旧是大量时尚的年轻人。只可惜首都博物馆大肆宣传大英展品,并以此作为卖点,却很少几乎没有“包装”国宝。 笔者参观了十来次中外文化展出,每次国外展出的广告和宣传可谓是“声势浩大”,接着便是“应者云集”。而国内的基本上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于“广告”——即主办方对展品的推销。 很多国内美术馆、博物馆门庭冷落,他们虽然对大众开放,但只成为“圈内人士”聚会的场所。美术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的观念还没市场化意识——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人们都认为它应该是非营利性机构。中华世纪坛等引入市场机制,用企业经营办法来运作的实际效果是使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并且将“死”的文物逐步变“活”,使文化在人们身上传承。 要使传统文化活在中国人身上,就必须将市场化的经营和管理引入传统文化管理。通过宣传相关信息,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否则博物馆将被越来越多“信息化”新人类所遗忘,同时带来的也是新人类对传统文化的淡忘,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被人忽视,而一味的模仿国外文化。 画家陈丹青说,中国的文化市场可能是今日世界最后一块大舞台,谁都想插一脚。在中国这块文化大市场,近年来各国都极力争取。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的推出,意大利博物馆顶住部分人的强力反对,使文艺复兴展在我国首次亮相。各国的各种展出不断“闪亮登场”。 虽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人皆知,但是从市场上人们获得信息来看,独领风骚的是国外文化。文化市场的“狼来了”,博物馆不能在无所作为了。 博物馆等主办方作为信息的发出者,不仅是这些文化的专业欣赏者和爱护者,也要把这些文化作为商品来包装和展销。在展出前,可以在各大书店和高校贴“镇馆之宝”或经典展品的宣传图,并免费发送相关介绍资料,也可以在繁华地段立宣传牌。在宣传中,把文物的价值和爱好者对文物的那份感情融入到展品的介绍中。这样,民众更容易接受和走进文化。 此外,博物馆可以与媒体合作在展出中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既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也传递了知识。主办方也可组织系列活动,加大在媒体的报道力度。 市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也是残酷的。文化市场也不例外。博物馆引用市场机制不仅仅可以给单位创收,作为再发展的新资源,最关键的是使我国的文化管理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避免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重蹈民族企业品牌逐步被海外大鳄蚕食的覆辙。 稿源:红网 作者:杨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