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学防沙治沙怎奈“报国无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06:00 光明网
常江(北京市民)

  我是一名普通的北京市民,也是北京林业大学仅有的几名学习防治风沙和沙尘暴专业的北京籍学生之一。最近几天的扬沙天气给北京撒满了黄土,也让我心情格外沉重。学习了4年沙尘暴防治知识,现在面临就业,我却有一种“报国无门”的无奈。

  2000年,北京被肆虐的沙尘暴侵袭。看到大风过后沉淀下来的沙土,我下定决心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为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而努力。在后来的高考中,我考入了北京
林业大学这所著名的绿色学府,所学的专业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同时选择了“荒漠化防治”作为研究方向。

  我之所以选择荒漠化防治作为学习方向,主要基于两点:一,防治沙尘暴和风沙有效的人为方法就是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二,

北京林业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建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学校,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高层次水土保持人才的培养中心。

  进入大学以后,我跟随著名的荒漠化学者赵廷宁教授进行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综合技术”的学习研究,数次前往内蒙古、河北的沙源地和沙尘暴重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期间,我还参加了许多环保教育的活动,比如曾经前往青海长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做志愿者工作;另外,我曾经主持的环境教育活动,获得过2002年

福特汽车环保奖和2004年鄂尔多斯环境建设奖。

  但是,大学毕业时,我却找不到与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无论是北京的林业部门、水利部门还是环保部门,都说不需要我这个专业的学生。后来我去北京市环保宣传部门应聘,也被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这几天,北京上空风沙肆虐,我又想起了当年报考大学时的理想,以及在内蒙古沙源地监测的场景,还有在荒漠中与志愿植树者一起唱出的渴望:“我们是新时代的学子,怀着满腔的热情。我们是绿色的守护者,有着对大山的承诺。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