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河,你为何饱含苦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11:32 南方日报

  揭开民众生存的真实现状——

  黄河,你为何饱含苦难?

  ——评《中国黄河调查》

  文/左泽荣

  “你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为什么没有催生出工业文明,将你带出苦难的黄土地?”这是作者站在黄河边发出的悲叹。

  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沿着黄河源头的青海,经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直到山东进行了广泛调查,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黄河文明是一种低效率的文明”,它的文化是一种低效率传播,它的制度是在低效率中演变,它的资源是低水平配置,更是一种低效率的农业文明,它的低效率运行让人们获得的是低收益分配,得到的是低质量的公共服务。

  这种低效率首先表现在黄土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农民去获取财富。如河西走廓的酒泉市虽有19万平方公里,占甘肃45万平方公里的42%,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80毫米,这种广阔的地域处于严重的干旱地带,它不能成为有效的耕地资源,也就是说,村民无法利用庞大而干旱的荒地,去扩大种植面积以增加新的生存资源。

  黄河流域的宁夏、内蒙包头、陕北的神木、榆林、延安、绥德、山西的吕梁山地区,可以看到茫茫的黄土高原,这一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对黄河水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历史上这里是一个农牧交汇地带,遇到比较湿润的气候时耕种就向北推移,遇到干旱时放牧就会向南转移,这两种气候的变化使农耕文明向四周延伸和扩张,也导致黄河在这一流域生态极其脆弱。

  “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去找水,回家太阳快落山。”这是流传在西部缺水地区的民谣,它诉说了村民为寻找饮水的艰辛和无奈。长期的缺水在村民脸上呈现出皮肤粗糙、眼光暗淡、神情恍惚、长得矮小,达不到正常人的身高标准。

  一种文明能否持续地释放出扩张力,还在于一种文明的演变能否得到相应能量的补充。而严重的缺水不仅使西部地区的人最基本的生活饮水得不到保障,又导致他们从土地上无法获得丰收,当耕种成为农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时,失去雨水灌溉就意味着这种农业文明只能走向衰退。

  作者对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作了分析后,在《中国黄河调查》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公共资源供给极为短缺,内部又存在着巨大的损耗,导致黄河流域的农民耕种了一代又一代也积累不了财富。这种公共资源包括:资本、技术、卫生、教育、道路等。而他们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又难以支付这种公共资源所需要的费用。

  同时,黄河文明是以漫长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为延伸,农民之间维持着低水平、小规模的种植生活,未能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利益,他们只是在区域内获取有限的资源。

  在种植成本不断上升时,他们最直接的一个选择是,让自己的孩子放弃上学,不运用新的技术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而低质量、无技术的土地耕作,将进一步把黄河流域的农业推向恶性循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改革20多年以来,黄河流域的农民积累财富的速度和东南沿海相比差距越来越扩大。

  贫穷促使他们靠进一步扩大垦荒求得生存空间,而垦荒又进一步破坏了生态。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农民,几乎一直在同灾难搏斗,除了支付创造财富的成本以外,同时还要承担这种波动对他们财富的掠夺和损耗。

  作者还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黄河流域低效率的文化传播,也是导致黄河文明不能超越海洋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佛、道、儒三种文化曾经都在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开封等地交汇,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参与社会实践,回避社会矛盾,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任由想象。

  受这些文化培养的知识阶层,是在不切实际,空泛的议论和缺乏科学探索精神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帝王才有出路。

  这导致再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一种观赏,却没有成为萌发民主、法治并推动工业文明兴起的种子。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洛阳、开封这些曾经成为都城的城市,不但没有走向繁荣反而出现衰退,也可以毫不奇怪地发现,为什么黄河流域不能比欧洲率先走向工业文明,而最后却是洋人的大炮轰开了这个沉睡民族的国门?

  显然,黄河文化失去了一次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融合的机会,它将悲哀地看到由自己文化成果哺育出来的指南针、造纸、火药,却在西方的航海以及对外贸易中,发挥了推动工业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并且代表着海洋文明征服的大炮,轰开了被清朝政府紧闭的国门,资本主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越了黄河文明。

  本书作者记者出身,他在调查中以新闻的写作方式,将黄河流域的干旱、洪灾、沙化,以及农民、工人的遭遇,以事实和分析,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来呈现黄河边人们的真实生存现状。可以说,这部书是对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的全方位观察,它揭开了底层民众生活的真相。

  图:

  《中国黄河调查》张华侨王健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