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漏雨,八旬妪长夜苦坐到天明(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13:23 信息时报 | ||
0652号 李阿婆 心愿:想要些治风湿病和心脏病的药物。
老人在接受采访时很激动,想把头发梳好再上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很细心地帮老人梳头。 低矮的屋檐下,李阿婆佝偻着腰,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锈迹斑斑的铁门,向来探望她的街道办工作人员、记者一行微笑招呼。赤岗街道办民政科的曾洁云和梁建平两位大姐连忙上前,一前一后将老人搀扶进屋。因为有严重的风湿病和心脏病,老人连挪动都很困难,即使被人扶着,走起路来也颤颤巍巍。 雨夜屋漏 房顶掉瓦老人枯坐 81岁的李阿婆就独居在这间实用面积不过十几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孤独苍老的背影与黑暗潮湿朝夕相伴,就像一盏即将燃到尽头的残烛,在风雨中摇曳。只有每周定期来访的义工和街道办工作人员,才能为这个清冷的家增添些许温暖和生气。 室内阴暗潮湿,堆满杂物。“客厅”基本上被一些陈旧而无实用的沙发、柜子、桌子占据,相互之间的空隙仅能容一个人侧身经过。黑暗的“卧室”里,照明的是一支大约只有15瓦的日光灯管。一张老式木床上杂乱地摆放着一些破旧的被褥。但就是这张硬板床,老人也不是天天都能躺上去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多年的老屋历经风雨侵蚀,一到雨天房顶就漏水,有时还会砸下砖瓦来。因此,每到阴雨天气,老人都要艰难地挪到客厅,在木沙发上枯坐,直到雨停。 两个冷馒头 是老人一天伙食 老伴早年过世,陪伴李阿婆的只有孤独、寂寞和病魔。多年的风湿、心脏病和白内障已将她折磨得脆弱不堪,连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生活只能靠每周定期赶来的义工照料。如果义工不在身边,老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只有等待附近的学校放学后,拿几块钱零钱让学生帮忙买一个快餐。客厅中的破木桌上,凌乱地散落着一堆已经发霉的一次性木筷,这些都是每次吃快餐剩下的。揭开电饭煲锅盖,里面有两只冰冷的馒头,老人说这是她托学生买来热的,这就是她一天的伙食。 买不起药 贱卖爱情信物手表 家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一台与李阿婆朝夕相伴、驱散寂寞的小电视最近也被盗走了。虽然作为“低保户”,每月有330元的救济金,医药费每月可报销46元,赤岗街民政、城管等科室以及一些好心街坊也不时会来看望,送上一点钱,但病魔就像附骨之蛆一样纠缠不休地将这些钱蚕食殆尽。两个星期前,无钱买药的李阿婆忍痛将视若珍宝的一块手表,以30元卖给了一个收破烂的,这是丈夫生前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家中惟一值钱的东西。 “我一个月前来看她时,她非要把那块表送给我,说等她死了让我替她好好保存。”赤岗街民政科的曾洁云大姐难过地说,“我哪里敢要啊!她把那块表看得和命一样重,平时都是和证件一起贴身放在身上的。”但就是这样珍贵的心爱之物,老人还是忍痛卖掉了。“我没钱买药啊,只好把表卖了。”李阿婆抹起了眼睛,浑浊的眼眶中流下两行清泪。 曾洁云大姐每次来看望李阿婆时都要带上一些“天和追风膏”和“狮马龙活络油”,是给老人治疗风湿病的。老人在生活上没有什么额外要求,每天有饭吃就行了,她只希望有一些药物能缓解老毛病带来的痛楚。 街坊情深 拒绝去老人院生活 病痛折磨,生活艰难,李阿婆却始终不愿去老人院享清福,尽管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多次登门劝说。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对朝夕相伴的故居的深厚感情,令她执著地选择在这里终老一生。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如果她搬到老人院,就看不到熟悉的街坊了,那样她会受不了。 对于贫困孤独的李阿婆,街坊们都很同情,也很关心。有时看到老人的房门迟迟未开,担心出事,便上前敲门,直到确信老人在家安然无恙才放心。由于海珠区尚未开始给孤寡老人安装平安钟,除了每周上门照料生活的义工,其余的时间李阿婆基本上处在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老人的安危,成了悬在赤岗街道、毛纺社区居委会和街坊们心头上的一块石头。 前几天,有一位热心人送了李阿婆一部手机,虽然式样很老旧,不过打电话还可以。老人很高兴,但因为不会使用,只好把手机收起来。李阿婆说,如果每天有药用,病能好一点,就可以自己走动了,有困难就找街坊,也用不着接受手机这一新鲜的高科技了。 本版撰文时报记者胡非非 本版摄影时报记者郭柯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