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每一份善良都让人动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6:00 光明网
邓海建

  4月12日《北京晚报》消息:善良女子认丧偶房客作奶奶,出嫁后依然照顾25年。张品正是北京北苑学校的会计,她的“奶奶”姓靳,靳奶奶其实与张品正毫无血缘关系,但张品正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带着“奶奶”出嫁、无微不至地照顾了靳奶奶32年。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如果说群体舆论意义上的“感动中国”是一个民族赖以景仰的道德标本,那么,如张品正般32年如一日地践行善良品质的个案就

是温暖平凡日子的道德光芒——告诉我们,在城市文明形而上的道德狂欢里,在上得了福布斯却规避于慈善榜之外的财富品质悖论里,“善良”不是公序良俗在法理意义上的寓言,也和资产比例无关,是金字塔底层的市民一个又一个大写的荣辱观。

  善良,词典解释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所以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善”有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果,那也不能称作“善”。32年年华无价,张品正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关于善良的这些问题:谁是国民道德水准的主流?肯定不是贪贿的官员、堕落的明星、为富不仁的老板,也不是“高大全”的渲染偶像……历史证明:道德资源的宝藏从来就在民间,其实,无数像张品正这样善良生活着的普通百姓,才是社会的主流,道德的脊梁。其次,该怎样整合道德资源?道德资源是有限的,某种意义上也是稀缺的,在市场经济里,我们太容易把32年的善良兑现成一叠人民币,使得善良庸俗化目的化——这并不是说道德行为不可以经济激励,但激励效应不能单一,我们对善良的张扬和敬仰,关键还是要靠社会政治机制和文化机制的联动,使个人的道德自觉整合成群体性的道德力量,实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伦理精神推动经济发展”的理想。还有,谁该为善良行为的被误读埋单?一次次善良的传播,常常未必给善良者带来正义的鼓与呼,舆论早习惯了以“反道德”的或“超道德”的标准去苛责去挑刺,而民间道德往往是原生态的,没有经历理论的萃取没有经过专家的修葺,所以善良到最后常常被放大成了白眼与疑心——我们不擅长构建道德社会,却最习惯恶意解构道德事件。善良,不计成本不食人间烟火的善良,恰恰成为我们规避善良的完美借口。32年,或者还是31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品正做了一个社会人的“份外事”,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动容。

  从生物社会学理论而言,假设善良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不善良的人所构成的社会会被善良的人构成的社会所淘汰——也难怪卢梭与钱钟书都反对给小孩子讲授寓言:毕竟寓言是假的,关键是我们给小孩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如果恶意横行,他们迟早会调整心态被同化;而如果我们相信善良、珍惜善良、实践善行,那么,道德的光芒就是最美丽的真实寓言。每一份善良都让人动容,每一份善良都需要我们动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