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背母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9:02 红网-三湘都市报

  ◆杨嘉音

  去年春运期间,我送母亲去广州。从长沙出发,因找了关系,车子直驶到月台,坐上软卧,诸事妥贴。

  一宿无话。但火车一到广州站,情形就大不一样,一车人就像放水样“嚯”地泻到

月台,汹汹直往出口的地下通道涌。我们小心走到地下通道口,人流眼看会冲到母亲,叫人担心不已。我决定背母亲出站。母亲一生是个体恤别人的人,执意不肯要我这个快60岁的崽来背快90岁的娘,但又被当时的情势吓住,犹豫一下还是同意了。

  我背上母亲,一路随“波”逐“流”,到了检票口,已是汗水浸背矣。原以为出站就能登上来接的车子,却不知那时已是春运开始,广州站外人山人海,车站留出一条通衢,约两三丈宽,从站口蜿蜒直至地下停车场出口,竟长约里许。此时出站的人流已见稀少,我背着母亲一踏上那条“通衢”,就被两边等车的“人墙”迎着。一路上人们看着苍苍如我者背着一位更老的老者蹒跚而行,大概也算新鲜,所以我看到许多的目光射到了我的脸上。其间也有站上管事的,零星站在那里,他们到底经的事多,看着我们母子艰难而过,或照常做事,或两三谈笑,一副淡然模样。

  我当时忽然记起北京的大学问家张中行老先生的一篇文章《乘火车》,所记经历和我相似,只是他老先生就比我幸运多了。张先生所记是在他接连不断出书,晚年出了大名之后,一次到南方讲学,到北京站乘火车,不想恰遇车站改造,登车困难,后经陪同者前去“探路”疏通关节,结果北京站派来一位小姐并一辆轮椅,将先生一直送到车上。老先生晚年出门不多,遇到此种接待,感激莫名。于是为文叹道:“不管动机如何,大事小事,能够在老百姓眼前做点好看的,说点好听的,以求老百姓点头称叹,愿意委托他办事,乃是我们国家民族革故鼎新的大方向。铁路,公务整体中的一小小部分也,可以看作一种珍贵的精神,还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文章末尾还不忘了说:“对于他们的善政,旅客会长记在心。”

  我一面喘喘背着老母一面想,若此时也可以或借或租一辆轮椅,那就真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也要像老先生那样写一篇感喟不已的文章来。但我知道,在这里既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张中行”这样的大名头,更无陪同者能去“探路”,哪里弄得来轮椅?抬眼一看,只见路旁停着两辆类似电瓶车的警车,车身无门窗,通透而一览无余,车上均白纸黑字写有一块精致的标牌:“有困难,找警察。”两名警察坐在其上,无事样地看着我们,我就自觉,我这背母而行算不上“有困难”,所以不要去“找警察”,挺着咬咬牙也就从他们谈笑声中过去了。

  我这番经历,在春运期间那算个什么呢,所以早已丢到了脑后。不想春运过去不久,中行先生仙逝,这使我又想起先生那篇有味的《乘火车》,倒不是想拿已故者说事,只是想起先生的感喟,想起轮椅的好处,想起什么时候像先生那样,有困难者在上下火车时都能坐上轮椅,就真不负先生那篇短文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