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电流需要两极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9:10 上海青年报

  □徐娟

  退休军人高健民20多年来,倾个人之力先后关怀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的学生在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4月24日《中国青年报》)虽然中国有传统的“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还有一句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一个对雪中送炭帮助过他的人如此淡漠,学成之后还能指望他去帮别人、回报社会吗?长此以往,

不仅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无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传承。正如高健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在学雷锋这条路上,我是越走越累,主要是精神上的疲惫。”

  为何高健民的奉献爱心之举屡遭冷漠?笔者认为,这恐怕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崇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机制。令人担忧的是,爱心奉献的稀缺不能不说与社会公众在精神上的沉默有关。我们姑且不去高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仅从人的道德良知而言,当自己在需要别人帮助时得到他人相助,这种为扶弱小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勇毅,又怎一个谢字了得?

  在现阶段,用制度、道德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来尊重、扶持、呵护爱心奉献显得十分必要。也就是说,不仅要在物质上需要保证付出爱心者有相应的“成本回报”,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获得道义上的认同,而这也正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所称的“金字塔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表现。如果说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有什么必要的话,它的动力源泉恐怕就在于此。

  奉献爱心是一种心理冲动使然,如果说这是正极的话,那么受助者和社会认同就是负极,两极对接才能让其保持流动不息的“电流”。倘若奉献爱心每每遭遇的是一种良知的沉默,那么必然从心理上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陷入尴尬甚至干涸是迟早的事。放眼整个社会,奉献爱心氛围的培育和形成,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每个人、每个受益者对这种高尚行为的积极回应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回应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有时一声诚挚的“谢谢”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