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区最后一批渔民度日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9:32 南方新闻网

  市区最后一批渔民度日难

  仅存20多户栖身黄埔涌的小船上,生活贫困精神迷惘,记者零距离接触

  民情一线之渔舟唱起

  生存篇

  在广州市区还有渔民吗?答案是:有,在海珠区黄埔涌。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家庭生活怎样?生活状况怎样?出路在何方?记者连日来在黄埔涌“蹲点”,与这些市区最后的渔民们零距离接触。虽然濒水而居,随时可以欣赏江景,但这群特殊部落显然没有这般雅兴。本报今起推出连续报道,展示他们严酷的生存现状。

  一场久违的电影

  挂在民工房墙前的幕布上,老屋里,曾志伟、沈殿霞“老夫妻”跟几个儿子儿媳闹成一片。隔着黄土路的河岸,光影投到黑黑的黄埔涌上,那里还停着几十只小渔船。

  4月17日晚,经本报报道而名声大噪的市青宫义务电影放映队来到黄埔涌,放了一场《外来媳妇本地郎》。50多名外来工和20多名市区最后的渔民,是开心的观众。

  “我50多年没看过电影了!”70多岁的陈阿婆说,她只在做姑娘那会儿,当时的公社组织看过一次电影。其后的半生时光,她都在船上度过,没水没电,电视都没得看。

  她旁边的王伯、梁阿婆等10来个老人跟她一样,也从船上过来。他们盯着银幕,不时拍着巴掌哈哈大笑。湿凉的夜色里,他们都坐在地上,赤着脚。

  8时半,电影放完了,渔民们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回家,也就是回船。电影只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欢乐,他们还要面对漫长的艰苦生活。

  一个奇特的部落

  暮色下,黄埔涌的水显得更黑了,岸边几艘破旧的小船升起袅袅炊烟。土灶里的木柴燃起火光,映亮了灶边苍老的面孔,映不亮岸上的高楼小区与新港中路上的霓灯车流,虽然相隔不到百米。这是记者连日来看到的场景。

  自1999年9月至今,在赤岗附近的黄埔涌上,这样的场景每晚依旧。20多户渔民,栖身在这最后的水上之家。他们大多已经六七十岁了。

  早已黑臭的河面上,20多条破旧的小船停成一片,间或被一片长满杂草的河滩隔开。

  船篷下铺着的褥子是床。船篷里砖泥砌的土灶是厨房。捡来的木枝竹棍做柴火,船头搭的竹竿晾衣服。船边搭两块木头、再围上几块木板就是厕所,河涌作粪池。船上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晚上也不点灯,最多打个手电筒。

  一顿“丰盛”的晚餐

  对73岁的渔民王有、陈月颜来说,看电影头天的晚餐是几天来最丰盛的:米饭、冲菜煮鱼、清水白瓜汤。

  菜是用黄埔涌的河水洗的,他们把河水打上来,一步步沉淀,分装在不同的塑料桶里。那种白色的装过涂料的桶,大大小小堆满船头,下雨时也接雨水。这些桶里最干净的水用来洗菜、洗脸,脏点的洗衣服,最脏的刷鞋。

  吃的水是岸边工地的民工给的。没有工地的时候,他们从岸上的酒楼或小区买水,1元钱100斤。鱼是自己打的,半夜里涨水时在附近的河涌里能捞上来一点。“水不靓了,鱼越来越少,还臭。”王有说,这些有臭味的鱼是卖不出去的。要打到能卖的鱼,得趁半夜开船到南海、顺德等地去,往返10个小时。好的时候能打三五十斤,差的时候一条也没有。

  早上把鱼卖给菜市场,2元一斤。青瓜、油盐、米就靠这卖鱼的钱买来。而开船用的柴油已经涨到3.22元一斤了。所以,陈月颜一直努力在船上种菜。他们一天只吃两顿,没有早餐。本报记者辛灵

  图:

  由于没有自来水,渔民每天只能用被污染的珠江水来洗碗。

  本报记者方谦华实习生孙喜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