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记者西征探险专题报道罗布泊探险勇士“回来真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3:12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西征探险专题报道罗布泊探险勇士“回来真好”(图)
环保罗布泊寻找彭加木

  本报记者西征探险专题报道

  本报两名记者深入罗布泊“生命禁区”,在发回了大量报道,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后昨日返连

  罗布泊探险勇士“回来真好”

  ■文/首席记者徐瑾图/卢国忠欧阳洋

  本报讯昨日下午,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接机口外,“回来真好!”的大展板格外醒目。簇拥展板周围的是欢迎的人群,他们手捧鲜花,表情焦急而热烈……因为这一天,是本报参加“环保罗布泊、寻找彭加木”探险活动的记者李秀峰、王士俊归来的日子。众多媒体人和热心市民赶到机场接机,迎接归来的探险勇士。

  下午4时20分,飞机终于降落在周水子国际机场。十几分钟后,在众人的翘首盼望中,被晒得皮肤黝黑、胡子拉碴但却神采奕奕的李秀峰和王士俊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现场一下子沸腾了。“欢迎你们回家!”两名记者的同事、热心市民的欢呼声和掌声、闪光灯一下子向两人簇拥过来,本报记者则将鲜花献给两位勇士。昔日白净的小伙子李秀峰黑了、瘦了,由于长时间日晒,脸上有些地方都晒破了皮;而年过50的摄影记者王士俊,下巴上明显长出了白胡子茬。“李秀峰长大了,也成熟了。”王士俊的中肯评价,同事们的热烈拥抱,让在场很多人都红了眼圈。

  “你辛苦了,罗布泊探险系列报道非常成功,为晚报人争了光!”本报领导紧握着两位记者的手说。李秀峰和王士俊则表示,此次采访经历让他们收获极大。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李秀峰表示,非常感谢报社给了他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感谢这么多关心自己的读者,这次经历会让他一生都受益。

  “在罗布泊的绝境里,我们真正体会了科学探索的崇高精神,体会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接下去努力工作的动力。”两位记者表示,“环保罗布泊、寻找彭加木”探险报道活动结束了,但他们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要拿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晚报的读者。

  图片说明:图为4名赴罗布泊探险的大连媒体记者胜利归来。左一、左二为本报记者王士俊、李秀峰。

  相关报道

  科学探险日记冲了10分钟洗澡水还是黄的

  ■李秀峰

  22日晚,我们终于回到了乌鲁木齐市,冲进宾馆房间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地洗个澡。洗澡水看起来很吓人,刚开始一冲,水都是黑黄色的,本以为一会儿情况就会好些,可没想到的是,冲了10分钟,水竟然还是黄色的。

  是呀,这10天的时间内,根本就没洗过一次脸、更没洗过一次头,每天做的最奢侈的事情就是用事先准备好的湿巾擦一下脸和手。而耳孔内、鼻孔内,依然“灌”满了黄土,每天用手一抠耳朵,好家伙,一手指甲的黑泥。

  这10天来,头发是最难受的,探险队员互相看了一下,每个人的头皮都是黑的,用手一挠能挠下许多沙子,我尽管是短头发,但还是打了结,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痒得难受。光洗头就洗了3次,但还是感觉没洗干净。

  “洗完澡后,都到楼下来交钱,因为你们身上下来的灰,估计会将这里的下水道弄堵的。”总队长唐守业打趣地说。而总指挥吴仕广则更为幽默,他竟然跑到每个队员的房间高喊,晚上谁要是觉得不习惯,可再到他那里领取帐篷,在宾馆外面睡。他的话引起了许多人的笑声。

  洗完澡后,探险队员都跑了出来,彼此一看,大家都笑称对方又人模狗样了。“洗了个澡,起码减了2斤重量。”这是所有探险队员的比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