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农村青年一个实现梦想的支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3:43 中国青年报

  父亲遭遇车祸,弟弟罹患顽症,6年前,由于家庭的不幸,家在湖北省沙洋县毛李镇李场村的周小玲不得不在高考前夕离开学校,到一家棉纺厂打工。成绩一直列班级前5名的她,以为自己从此将彻底告别课堂。

  没想到,2005年秋天,周小玲多年来,渴望学习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当年,团湖北省委联合湖北文达电脑学校,决定每年免费资助30名特困农村青年学习先进的IT技术。周小玲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2005年6月开始,团湖北省委组织实施“青春富康行动”,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近1年来,通过培训、就业和维权,已为数万名像周小玲这样的农村青年实现了梦想。

  在城市:找到就业的支点

  “麻烦您登记一下”、“请您走这边”在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的办公地,19岁的张杨彬彬有礼地履行着保安的职责。这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

  张杨来自湖北省沙洋县马良镇姚集村,去年高三尚未毕业便辍学在家。当时,他很想从农村走出来,见识外面的世界,但又对城市不了解,正茫然不知所措。

  这时,团组织为他指明了方向。经过团组织的推荐,张杨来到武汉保安集团,成为一名保安。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张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努力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并开始攒钱,打算学模具技术,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储备能量。

  当初亲自到乡村把张杨接到的武汉保安集团人力防范部经理助理耿昊,深有感触地说:“农村青年刚到城里来,普遍心理准备不足,挫折感较重,极个别人甚至走向仇视城市的极端。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将成为他们适应城市、提升自我的支点。”

  来自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镇花坪村的徐全宪,2004年考上三峡大学,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到一家制药厂打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觉得很失落。

  去年,他有幸成为团湖北省委联合湖北文达电脑学校免费资助30名特困农村青年学习电脑技术中的一员,实现了自己学习电脑的梦想。对未来,徐全宪已经变得相当自信。

  湖北省文达电脑学校执行校长胡正说:“我对这批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还要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创意、有思想的人。将来,他们的示范作用会影响一批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

  据《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披露,2003年,湖北省乡村劳动力达226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青年。如此庞大的人群,光靠乡村是消化不了的,很大一部分要实行转移就业,进入城市。

  但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创业能力差等问题,自主创业则缺乏必要的能力支撑。

  如何截断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从事简单劳动,年龄一大便回家建房生孩子,孩子长大再去打工的恶性循环?只有给乡村带来技能革命,才能根本改变他们的命运。

  为摸清农村青年的基本状况和转移就业的具体需求,各级团组织拿出人口普查的认真劲儿,逐村逐户对适龄农村青年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包括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求职意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信息库。

  根据数据分析,团湖北省委重点确定电脑、安保、厨师、电子技术以及车工、钳工等青年愿学、易学、易懂,社会需求量大、有一定技术含量、能稳定就业的专业开展培训。

  各级团组织还上东北、下南粤、赴江浙,广泛联系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为农村青年寻求优惠培训和用工岗位。“培训、就业、维权,请找共青团”,不仅成了深入人心的口号,而且都落在了实处。

  为了促进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提供资金补贴,团湖北省委书记、副书记及团省委各部门分别联系一个基层县市,共同筹集社会资金40万元,并在今年3月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给各基层团组织。

  仅一年时间,团湖北省委就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村青年提供了总额约700万元的优惠或免费培训服务,培训23万人次,举办招聘会近百场,成功实现转移就业两万余人。

  为保障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合法权益,团湖北省委要求所有市州都要建立“进城务工青年法律援助中心”和“青少年维权热线”。“湖北省进城务工青年法律援助中心”去年帮助打官司15起,追回数百万元被拖欠工资。

  团湖北省委书记肖菊华充满感情地说:“团组织不仅要让农村青年在城市里生活下来,还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让他们有所发展,寻找到人生的梦想和社会认同。”

  在乡村:找到创业的支点

  “在创业路上,如果没有团组织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湖北省咸宁市鄂南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汪国胜每次讲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都不忘用这句作开场白。

  汪国胜曾是个苦孩子,来自山区农村,父母长期生病,几次面临辍学的危险。1993年,他接到通城县机电技术学校的入学通知书,而当时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根本没钱送他去学习。团通城县委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技校,对他实行学费减半,汪国胜才勉强上学并完成了学业。

  从技校毕业后,汪国胜到沿海打工。5年的打工生涯,让他深刻地领悟到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学技术和不学技术区别太大了。我很多小时候的玩伴,没有技术,在外面打工,几年过去还是一个月只有几百元工资,连结婚的钱都攒不上。而我的那些从技校毕业的同学现在都有了一点成绩。”

  2000年,他带着打工的积蓄回到家乡,在团通城县委的帮助下,租借场地,成立了通城县高薪培训部,给当地农村青年提供技术培训。

  如今,汪国胜的学校已经发展为能容纳2000人、拥有完备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大学校”。学生全部实行了订单式培训、团委跟踪管理,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9%。

  仅去年一年,鄂南职业技术学校就培训了3900多名农村青年,输出劳动力3600余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扶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

  在此背景下,大量外出务工农村青年回流。这批青年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知识和经验,具备创业的基本条件,也有创业的热情。各级团组织积极为这批青年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为农村发展注入一股鲜活的力量。

  据团省委副书记丁小强介绍,今年,团湖北省委将联合湖北省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面向1万名有志创业的农村青年提供1万元至5万元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面向200名有志发展的农村青年提供20万元的“青年创业项目贷款”。

  肖菊华最后向记者总结说:“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最富活力和希望。转移一个青年,富裕一个家庭;转移几个青年,改变一个村落;转移一批青年,带活一方经济;扶持一个青年创业,带动一批青年就业,促进一批青年创业,必定会为农村、为家乡带来崭新可喜的变化。我们团组织将着力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服务农村青年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农村团组织工作的长效机制,成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平台。”

  本报武汉4月2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