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才智灵动 山林尽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3:57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记者鄢玫 张志勇

  

才智灵动山林尽晖
科研人员在组培室研究植物生长情况。本报记者宗欢摄

  九年前,负债1126万元,6个官司缠身,生存都成问题。今天,不仅是省内林业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还成功地在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抢占技术市场。

  九年前,科研人员纷纷“孔雀东南飞”,作为省级林业科研龙头,连一名研究生也留不住。今天,人才济济,有8名博士、15名硕士,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连创新高,红红火火的事业不仅吸引外来“凤凰”落户,就连“好马”也“吃回头草”。

  九年前,科技成果不是束之高阁,就是不了了之。如今,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创办起股份制公司,种苗还在中试阶段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筹集资金,科技成果推广也讲起了“抢占先机”。

  阳春三月,走进省林业科学院,怒放的山茶花、艳丽的红叶石楠、嫩绿的香樟夹道欢迎,把科技的积淀写在这无尽的春光中。

  是守着死水一潭昏昏度日,还是挑战自我杀出一条血路?全院上下临困境而不气馁,虽贫穷而不失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迎来发展的春天

  4月7日,省林科院会议室聚集着全院的科研精英,省里下拨的500万元科研经费像和煦的春风,吹暖了科技人员的心。省里的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科技发展的春天来了!

  机遇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家清楚,没有院领导领着大伙改革杀出一条血路,今天的林科院就可能不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

  1997年现任领导班子上任时,省林科院还是正处级单位,债台高筑,官司缠身,经济跌入最低谷。科技人员收入微薄,有能耐的纷纷调走,全所连一个研究生也找不到。

  困境中是怨天尤人,还是背水一战?新班子选择了后者。避短,7家院办企业与林业科研关联度太低,全部关闭;扬长,集中人财物抓好科研创新!整合优化科研资源,将原有的27个职能单位,精简成19个。合并职能交叉的造林室、种苗室、营林室,强化特色优势,新设竹类、经济林、农林生物技术三大研究所。

  培育科研竞争优势关键在人才。当时院里连办公经费都朝不保夕,可大家勒紧裤带,挤出财力培养高学历的本土人才。

  要摆脱困境,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积聚后发优势。最后将目标锁定前沿生物技术——组培,筹办组培中心。可找到上海一家公司,人家仅实验室设计费,开价就要30万元,买瓶瓶罐罐还要一大笔钱,这对于举步维艰的林科所无异于天文数字。怎么办?自己干!

  院领导带着相关人员遍访名师,虚心讨教,1997年底,一个靠自力更生建起的组培中心,让全院人明白了“人穷志不短”的力量。万事开头难,1998年初,因为经验不足,几百瓶组培苗受到细菌污染全部死光,想到单位为此浪费几万元的开支,中心主任邓小梅急哭了。时任党委书记的熊霖珍就鼓励她:“六六六粉是经过666次失败才研制出来的,你这算什么,重新再来!”现在,该中心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搞实验室设计,还在名贵的木本植物组培技术上独占国内鳌头。邓博士自豪地说:“给我树木的一颗芽,一年内我就可让它变成千万株种苗。”与传统扦插育苗一株母本一年育200株相比,科技的神奇让人惊叹。

  是满足于省内当老大过安逸的“小日子”,还是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出去,到浙江、进江苏,找高手对弈才有长进,停滞就会被淘汰

  2000年还清了欠债,该院又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科研也步入正轨,大家正想喘口气的时候,院领导又在琢磨着到宁波去办分院。全院职工代表会上,有人激动地站起来说:“浙江人精明得很,宁波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到宁波去投资简直是‘羊入虎口’。”可院领导胸有成竹,他们在先期调研中了解到,沿海发达地区林业人才紧缺,到那里建基地不仅当地政府有扶持,还可以把江西的良种推出去,承接当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院长黄小春鼓励大家:“下棋找高手才能有长进,宁波人精明,我们更应该到那里去锻炼。”最后,院里投入40%,职工集资60%,总投资200万元的第一个股份制分院——宁波江南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院,于2000年宣告成立。

  宁波分院建有200亩苗木基地,2001年就有上千万元产值。随即院里组织所有中层干部到宁波考察,搅动了大家的思想,想走出去闯市场的人更多了。

  2001年,院森林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以技术和原种入股,与江苏阳光集团合作,在江阴市成立特色种苗发展公司,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园,对当地城市林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良好的合作使省林科院得以以技术招商,让阳光集团放心地在德安、全南投资建设林木基地、林产品深加工企业,5年投资将达15亿元。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放式办院,让科研人员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申报项目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十五”期间,仅宁波分院就为院里争得8项科研项目,全院科研经费明显宽裕。

  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省林科院“十五”实现了几个零的突破:首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首次承担国家948项目;首次承担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

  是吃大锅饭,让科研人员捆在一起受穷,还是把他们赶到市场中主动寻找课题、转化成果?改革分配制度,创新科研机制,科研人员攻关热情空前高涨

  要打破干多干少、成果推不推广一个样的状况,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利益调节机制,从立项、实施到成果推广都与科研人员的个人利益紧密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和成果转化率。2004年,红叶石楠的产业化为该院成果转化探出一条成功道路。

  红叶石楠是欧、美、日本等地极为流行的珍贵常绿彩叶树种,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国内市场对绿化苗木需求量年年看涨,作为配色用的红叶石楠还是稀罕物,奇货可居。该院2003年1月从国外引进3棵原种苗,开始了“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配套技术研究”。

  市场不愁销,技术过得硬,关键就差资金。2003年5月,组培苗还在中试阶段,院里就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发动大家集资入股,开发红叶石楠种苗。负责组培的邓小梅博士、负责销售的詹有生研究员带头拿出2万元,但不少人还心存疑虑,最后全院只有20多人入股,集到15.5万元。按照技术股、管理股各占15%,院里以10亩温室大棚作设施设备股占15%、群众集资占55%的形式,成立股份制公司,结果当年所有的股东就收回了投资。今年又在永修县租赁100亩山地建设红叶石楠母本园,大规模生产商品苗。

  这一产业化成功尝试,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上山下乡”服务实践的热情,研究项目与生产和市场对接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石油紧缺,生物质能源发展受到国家重视。总工程师江香梅博士带领的课题组今年申报的“东京野茉莉生物质能转化”项目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大专项,该项目的目标是从东京野茉莉籽中提取物质转化为汽油。如何使毛竹方便施肥,增产增效?竹类研究所研究出的“幼竹竹腔施肥技术”,只需给毛竹打针,亩均施肥量不到600毫升,却可有效增加孕笋量、出笋量和新竹成竹量。目前这一技术也准备借鉴红叶石楠的做法,尽快推向市场。

  通过实施科研激励机制,埋头搞研究的人有了精神和物质上的丰厚回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寒酸”不再是科研人员的代名词,派驻宁波分院的朱平已在宁波买了房还开起了私家车,工作、生活与发达地区全面接轨。

  短评:发展源于创新

  院还是那个院,人还是那些人,但九年来的变化却令人瞩目。机制创新带来了省林科院科研和发展的生机勃勃。

  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困难、队伍不稳定等曾经是各大科研院所的“老大难”问题。思路决定出路,信心决定成败。省林科院在背负上千万元债务、人才纷纷外流的低谷时期,没有自怨自艾,等待同情,而是发愤图强,瞄准前沿生物技术,寻求科研的超常规发展。没有人才,他们千方百计培养本土人才;没有资金,他们自己动手完成组培实验室的设计,在一次次摸索中迎来成功的喜悦。

  一切以发展为中心,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是省林科院科研成果得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省林科院通过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让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得到较好体现,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干事业、出成果、求转化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无禁区,创业无止境。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组建股份制公司,推广研究成果;到沿海发达地方建基地、办分院;与企业联合,面向生产实际进行专题研究……省林科院用开拓者的勇气,探索出一条科研与生产对接的好路子。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