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人们生活在和谐社会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5:0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所、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和谐才能发展,发展才能更加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无论是政策出台,还是具体措施实施,他们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

  河南,正在向着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景,大步迈进。

  镜头一:“我妈妈是农民工”3月31日下午,齐礼阎乡小学,暖暖的阳光照在12岁的李素文已经褪色却洗得异常干净的衣服上。“我妈妈是农民工,她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做清洁工作。”看到她家生活十分清苦,二七区团委决定资助这位贫困的农民工子女,每学期为她提供300元助学金。

  “班里有钱的城市孩子很多,但他们从来没有看不起我,我的朋友可多了。”小素文说。要强的她学习特别刻苦,不但成绩优异,还是学校少先队大队干部。

  画外音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大量的苦活、脏活、累活,都是农民工来承担的。

  对这个特殊群体,徐光春书记怀有深厚的感情。全国“两会”期间,他专门来到京豫陈农民工子弟学校,看望在那里读书的农民工子弟。他深情地说,农民工应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农民工子弟,要像对待城市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农民工子弟”。

  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真心实意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尊重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他们在就业培训、子女入学、公共卫生、居住场所、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维护农民工权益,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河南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权益保护办法》,并先后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制度等。

  镜头二:“我们农民的日子真滋润”水泥路面铺到了家门口,宽敞气派的两层小楼,一树灼灼的桃花把干净整洁的小院打扮得格外生机勃勃。洛宁县河底乡南河村村民王长仁红光满面,乐呵呵地唠起了家常。

  在县里的扶持下,去年王老汉种了4亩烟叶,每亩收入3500多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一倍。

  “我们农民的日子可滋润了。”王老汉扳着手指说,“以前孩子顶多上完初中,现在手里有钱了,至少也得让他们上高中或者技校;有病也不怕,打个电话乡卫生院就派车来了;村里建了个篮球场,劳作之余就去打打球,去图书室充充电;乡里还经常巡回放电影,上一次‘梨园春’还到我们村唱过戏;打架、偷盗、赌博、封建迷信,在我们村基本绝了迹……”

  画外音农业强则河南强,农民富则社会安。徐光春书记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这个中心,着眼于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老百姓过得安心、过得放心、过得开心、过得舒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指数、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去年省委、省政府承诺并落实的十件实事,有八件关乎农民。在富农、惠农、利农的基础上,为的是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十五”期间,我省在25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达1118万人。千余所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缓解。全面实施了农村特困户救助,105万特困群众按月按标准享受救济,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新机制。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去年有5.6万人享受到奖励扶助。过去5年安排11.6亿元资金,资助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619.6万人。

  镜头三:48口一家人家住平煤集团七星公司家属院4号楼5单元一楼的刘新铭说:“只要楼门关好,自己家的门忘了关也不用担心害怕,心里很踏实。”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反映了人们对风气良好的社会的向往,在当下的河南省平顶山,这种连古人都梦寐以求的现象已经出现。在这里,14户、48口人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画外音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和睦的人际关系使人们能更舒心地生活,更有效地工作。在“十五”期间,我省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为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我省突出教育重点,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教育,带动和促进全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在机关、社区、街道、学校、企业、村镇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努力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覆盖面。

  我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用先进典型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无论是三度下水救人的魏青刚、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还是舍生取义的李学生、孝义双全的张尚昀,河南的平民英雄们,以其特有的忠厚勤恳、英勇顽强、积极进取、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一个处处体现着仁爱精神、负责精神、拼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崭新河南,正改变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②13

  □本报记者李英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