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借校庆名义摊派将追究领导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8:27 法制日报

  前不久,山西某所大学为了庆祝校庆,要求在校师生员工捐款。这种变相摊派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舆论哗然,该校将已收取的师生员工捐款悉数退回。教育部日前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校庆管理,力求节约、简朴。这一通知应当说较有针对性。

  专门为校庆出台通知,实属罕见。这从一个角度可以说明有些学校的校庆已经不是简单的纪念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总结办学经验、密切与校友联系、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激

发师生荣誉感,增强凝聚力,而已经成了比规格、比排场、比热闹的大规模举动,劳民伤财使校庆变成了另一种“形象工程”。

  校庆攀比实质上是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近年来浮躁风的一种折射。这种浮躁不仅表现在校庆方面,而且表现在办学的其他方面。如学校追求大而全,追求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追求博士点和教授的数量,追求教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追求修高楼大厦和跑马圈地,而忽视了办学的最根本的目标,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合格的人才。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也。现在一些学校不仅仅热衷于建大楼,扩大校园面积,改善学校硬件,也热衷于搞教学科研人员的职称大跃进,简单地将博士点和教授的数量作为学术水平的标准。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刚刚步入正轨之时,许多重点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数量很少,一些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授也没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但那个时代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是有口皆碑的。“大师”决不是评定职称评出来的,论文数量多而不具创新,对学术就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同样,过分地追求硬件的改善,如一些学校不惜举债扩大基建规模,而忽视提高管理教学水平,纯粹是舍本求末,将贻害无穷。

  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办学的条件极其简陋,教师生活清苦,学生栖身在简易房里,但在那种艰苦条件下培养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在内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校庆攀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是目前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并不很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对人才培养的长远要求。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能坐十年冷的执著。而现在一些学校特别是高校喜欢在媒体上宣传自己的形象,很在乎报纸、网站上的排名,而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高校的评价也喜欢用量化标准来衡量,这样必然会导致办学者追求眼前的效益,助长浮躁之风。

  什么时候办学者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把精力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育人,也许就不用教育行政最高机关为校庆专门下文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