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死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9:22 红网-三湘都市报

  ◆游宇明

  中国一向不缺乏舍生取义的人,屈原因为触犯阴谋家的利益,横遭诬陷流放,自沉汨罗以明志;谭嗣同变法失败,本有机会逃走,却决定以身殉自己的理想……然而,一个国家有舍生取义的人,并不意味着个个都能舍生取义,于是,围绕生与死的问题,历史也就演出了无数的悲喜剧。

  张鸣在《雍正的天真》中说过一个故事。雍正六年,湖南有个屡试不第的儒生曾静,因为受到明朝遗臣、浙江崇德人吕留良诗文的影响,锐意反清,听说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非常兴奋,派弟子张熙前去投书,劝其反清。结果被官做得非常得意、一心想讨好皇上的岳钟琪诱捕。曾静家里立即遭到查抄,在查抄出来的文字资料中,有大量宣传雍正争夺皇位的内容,说他怎样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滥杀、好色等等。这样的案子,依照当时的“规矩”,是要凌迟处死并灭九族的。然而,对曾静恨之入骨的雍正却作出了一个“宽宏大量”的决定:把审讯曾静的记录编成《大义觉迷录》。审讯记录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首先司法者按雍正的旨意一一质问,再由曾静回答,让曾静稍做解释之后,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以反证其散布的有关雍正争位的言论如何荒诞不经。随后官方又大量印制《大义觉迷录》,发往各府州县,每个学宫都备一册,成为学子的必读书。同时,雍正还下令在湖南成立观风俗使衙门,将曾静、张熙释放,派到这个衙门效力。曾静果然痛改前“非”,自愿到各地宣讲雍正皇帝的“圣德”,还写了《归仁说》,表达自己的诚心忏悔。

  曾静早年不失为一个反清志士,最后却堕落成统治者的奴才,主要原因是雍正手里握着他的生死牌。已经被抓的曾静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自己的志节,然后被凌迟处死,并连累自己无辜的家人;二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做统治者的工具,自毁人格,自摧尊严,以此苟全性命。

  人的生死不能由自然规律和合理的法律规则说了算的社会,永远不适宜骨头的成长。人的本性是恐惧死亡和忧虑饥寒的,如果一个人只有做奴才才可以换取生命的保障、生活的舒适、官位的升迁,坚守气节必须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那么许多即使本质高傲的人也有可能低下自己的头颅。舍生取义毕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假若一个社会真正看重一个人的气节,并让规则去培育、肥沃这样的气节,强势人物找不到公报私仇的机会,我们骨骼中的钙质才能良好地发育。

  生与死,很普通的两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